宋韵风尚·品宋③丨萧山衙前洛思山青铜窖藏(三)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4-02 08:30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礼器和兵器共同构筑了青铜时代,鼎和戈便是其中的代表。今天萧博君将为大家介绍的是萧山博物馆馆藏洛思山窖藏出土的青铜鼎和青铜三角援戈。

鼎: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与“贞”是同源字,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古文以贞为鼎,籀(zhòu)文以鼎为贞。”“鼎”的字形上面像缸,两侧有耳,下面为足,是个十分形象的象形字。金文与甲骨文的形体相同,战国金文或从金或从皿,贞声。汉代金文或作“鐤”,从金,声鼎。

青铜鼎

青铜鼎是炊煮之器,是古人用以烹煮肉和贮藏肉类的实用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分为方鼎、圆鼎、甗(yǎn)形鼎、鬲(lì)形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后世青铜鼎发展为青铜礼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物”是一匡诸侯、统治中原的夏王朝立国的标志。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作为商周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同时也作为炊器与盛食器在贵族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萧山博物馆馆藏的这件青铜鼎可能为祭祀之器或赏玩之物,口沿平折,上有二立耳。束颈,圆垂腹。三柱足,细长。颈部饰雷纹一周。腹部饰六横“S”纹,上有三扉棱,其中一个稍短。内底有二字铭文。通高 14.3、口径 10 厘米。

青铜戈

青铜戈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冷兵器,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

戈由戈头、戈桃(即手持的长柄,多为竹、木质,桃顶端捆扎戈头) 和戈柲(bì)下端的鐏(zūn)组成。戈头一般由援、内(nà)、胡、阑组成。“援”是戈的长条形锋刃部分;“内”有纳入之意,是戈尾部横向伸出的部分,呈榫(sǔn)状;“胡”是指由援向下转折延长的弧形部分。内和援之间的凸起部分称阑。内与胡上有穿(即孔眼),可以穿系皮条将戈头捆扎在柲上,保证戈头不至于在实战中脱落。并不是所有的戈都有胡,商代的戈就多为无胡戈。戈头的形制很多,大致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銎(qióng)内戈等。

萧博馆藏的青铜三角援戈,援体近似等边三角形,前锋钝圆。援末较宽,两侧有二穿。二穿之间有两个铭文,中间刻一图形符号。援上有一圆孔。直内,作长方形,上有一长方形穿。内与援连接处有阑。戈长 20、宽 10、厚 0.2 厘米。

宋代崇尚古物,仿古之风盛行,萧山衙前洛思山窖藏出土的青铜器是为见证。宋代统治者基于时代背景和政治需要,重视以礼安邦,强调礼制建设。到徽宗时期,朝廷批量仿制稽古礼乐器,自上而下掀起了复古仿古之风。在礼制建设中,形成了“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的哲学思想。此外,文人士大夫复兴儒学的社会思潮兴起,他们通过收藏、研究古器,编校、著录图册,以证经补史,将礼制建设中的器用复古仿古视为实现儒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宋朝市民阶层崛起,复古仿古器物的清赏雅玩成为体现个人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象征。这一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元明清后三代的社会文化基调,成为后世复古生活的源头。

参考文献:

[1]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 张学惠:《萧山衙前出土的青铜器》,东方博物,2009年第4期。

[3] 舒丽丽:《试论宋仿三代铜器的分类及其缘起》,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0第1期。

来源:萧山博物馆  作者:周建飞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