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 宋韵迹忆丨说宋⑯“公清之相”李宗勉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4-26 08:30   

2022年是“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年,为了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富阳博物馆特别推出“富春山居 宋韵迹忆”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包含“说宋”“寻宋”“品宋”“传宋”四个子栏目。

在宋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写着最豪放的词,唱着最自由的歌,也饱含着最悲怆的爱国情怀。他们的身上散发着温文儒雅的君子风范、厚积薄发的文化修养和幽雅醇清的艺术气息,也挺立着坚毅不屈的浩然风骨。虽然他们已经消逝在历史中,但是富阳依旧流传着他们的传奇。本期“说宋”,我们要讲述的是“公清之相”李宗勉。

说宋·“公清之相”李宗勉

李宗勉(?-1241年),字强父,富阳古城人(现位于富阳区常安镇安禾村)。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李宗勉赴临安参加会试,得中第一,后经殿试,登进士第。

安禾村文化礼堂

嘉定十四年(1221年),李宗勉经南宋名臣真德秀的推荐,召任礼部架阁,又迁著作佐郎,编写正史。不久,李宗勉兼权兵部郎官。

端平元年(1234年),李宗勉进宝章阁,不久即任尚书郎中兼左司。此时,连年的战争加上宋理宗施政不善,滥发纸币,物价飞腾,南宋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境地。很多官员趁机聚敛钱财,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江淮、四川等地不时发生民变。

面对这种情况,李宗勉多次上书,主张“宽民力,节国用”,即减轻百姓的负担,紧缩国家的开支。只可惜宋理宗把这些忠言当作了耳边风。李宗勉痛心疾首地说:“求谏非难而受谏为难,受谏非难而从谏为难!”宋理宗虽然没有采纳李宗勉的谏言,但仍然任命李宗勉为监察御史。

宋理宗又打算北伐,欲分两路出兵收复被蒙古兵占领的开封和洛阳。李宗勉再一次犯颜苦谏,写下了著名的《谏出师汴洛疏》。然而宋理宗没有听取李宗勉的意见,在赵葵等人的鼓动下,贸然出师汴洛,终因粮运不继,导致溃退。

遭遇军事失败之后,惊慌失措的宋理宗又决定向蒙古国求和。李宗勉得知后,请求皇帝尽快召回已经变节的使臣,建议力保襄州,作为江陵屏障,据长江之险以固守。他还着力主张“欲保江南,先守江北”,抗击蒙古军的进攻,反对议和。

已经被吓破胆的宋理宗哪里听得进去,一心想达成和议,以求苟安。淮西制置使史嵩之被宋理宗派去前线督战,他却畏敌如虎,把督府设在了远离战场的鄂州,主动放弃当时的南北战略要地淮西,力主和议。李宗勉闻知后,对着皇帝慷慨激昂地指出,史嵩之的任务是督战,“淮西正当南北之交”,史嵩之应建督府于淮西,身先士卒,指挥抗蒙。他说,一个整天把“和”字放在嘴巴里的主将,怎么可能打得了胜仗?“必至虚捐岁月”,招来祸患。在李宗勉的强烈要求下,宋理宗不得不撤了史嵩之的职。

嘉熙元年(1237年),李宗勉任工部侍郎兼给事中,仍兼侍读,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次年,进参知政事。嘉熙三年(1239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

李宗勉为官四十余年,正值北方蒙古步步入侵,外祸不断,内乱频繁。李宗勉为国家大事,常常“秉烛达旦”。他忧国忧民,忠直敢谏,议论精辟。有不少真知灼见的奏章被载入《宋史》,至今读来,还令人惊叹不已。特别是掌握军政大权以后,他更是以身作则“守法度抑侥幸”,不私亲党,召用老成,任人唯贤,虚心听取下属的不同意见,时人称之为“公清之相”。

李宗勉死后,获赐谥号“文清”,葬于富阳城北的小隐山。“文清”二字,将李宗勉的高尚生平表达得淋漓尽致。

“宋韵迹忆”系列线上宣传活动由富阳区文广旅体局和富阳区社科联主办、富阳区文物保护中心组织策划。让我们穿越千年,去寻找富阳最深处的那一抹风情,去发现富阳最美的人文魅力。

来源:富阳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