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说宋丨岳庙还是岳坟?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5-11 08:30   

作为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宋韵文化内涵丰富,既有为其奠定高远格局和审美境界的文学、书法、绘画、戏曲、建筑、风俗、风物之美,也涵盖喜闻乐见的宋代故事、包容博大的人文精神等。为追寻宋韵足迹,感受千年文脉,结合“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和辖区内宋代文化文物资源,“杭州岳庙”微信公众号全新策划“湖上拾遗·宋韵品读”主题专栏。今推出“风物说宋”篇,以飨读者。

很多第一次来西湖游玩的人们,会将北山街80号安排在自己的行程中。因为这里是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长眠之地,是最能感受宋韵的独具魅力。然而,有的游客即使已经身在岳王庙,依然会产生疑惑:这里究竟是叫岳(王)庙还是岳坟(岳飞墓)?

绍兴十一年(1142)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39岁的岳飞被害。当时,有个叫隗顺的狱卒敬佩岳飞的爱国精神,又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冒着生命危险,连夜将岳飞的遗体草葬于“北山之漘”的九曲丛祠,也就是今天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带。隗顺非常用心,他将岳飞随身的玉环作陪葬,在坟前种下两棵橘子树,坟前立“贾宜人墓”碑,便于日后辨认。临死前,隗顺才将埋葬岳飞的地点和特征告诉儿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以退位的高宗之名,下诏为岳飞平反。南宋朝廷开始寻访岳飞遗体。隗顺儿子告知官府,于是“起枯骨于九泉之下”“葬以一品之礼”,将岳飞的遗骸以一品官之礼改葬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北山街80号)。1979年重修岳飞墓时,在墓道两侧地下,发掘了两具南宋石俑,其中一具现今陈列在岳王庙内的岳飞纪念馆东厢房,这成为以礼改葬岳飞遗骸于今址的重要实物见证。

这样看来,这里应该叫岳飞墓或者岳坟。

那叫岳王庙又是因为什么?

岳王庙南碑廊西端,陈列有一块民国时期所刻的《复官改葬并赐谥告词碑》,碑文是南宋历朝给岳飞平反追封的敕告。而碑阴则是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朝廷赐智果寺为岳飞功德寺,并赐额的《赐褒忠衍福寺额敕》。

什么是“功德寺”?宋代时期,社会上普遍流行一种习俗——在族人坟墓旁兴建坟庵,岁时作为全族祭祀先人的场所,平时则请僧人在坟庵替他们诵经守墓。而大臣贵族死后,朝廷允许其家族建立功德寺。功德寺是坟庵的一种特殊形式,规模比一般的坟庵大。当年南宋朝廷准允将紧邻岳飞墓的智果寺改建为岳飞的功德寺,并赐额“褒忠衍福禅寺”,这是今天杭州岳王庙的始基。

之后,岳王庙都有兴建修葺,名字也略有不同。元朝曾称为“精忠庙”,明朝天顺元年(1457)赐额“忠烈”,称“忠烈庙”,明、清时期也有称“岳武穆王庙”“岳忠武王庙”(“武穆”“忠武”都是岳飞的谥号)。直到清嘉庆六年(1801)浙江巡抚阮元重修岳庙后,开始在大门悬挂“岳王庙”匾额,称“岳王庙”。

简单点说,就是先有岳飞墓,再有岳王庙,庙是墓的附属建筑。

明代张岱在《西湖梦寻·岳王坟》中专门介绍岳飞、岳云及部将张宪、牛皋如何被平反昭雪。台湾史学家连横第一次游览杭州西湖(1921),泛舟湖上,行至岳王坟。民国时期曾任浙江省民政厅长的阮毅成在《三句话不离本杭·岳坟与岳庙》中说“现在人所共知的岳墓,在西湖栖霞岭之阳,杭人均称之为岳坟……”

确实,今天杭州很大一部分的年长者,依旧喜欢把“岳王庙”说成“岳坟”,他们会说:“去岳坟荡一圈儿,看看岳老爷……”如果您是第一次来杭瞻仰英雄,选择乘坐公交,看到站名上的“岳坟”,不要犹豫,请下车,因为这站就是您的目的地——岳王庙。

无论是老辈杭州人口中的“岳坟(墓)”,还是今天依然悬挂着的鎏金竖匾上的“岳王庙”,这里是伟大心灵的栖息地,是人们缅怀杰出历史人物的情感场所,是光阴荏苒、沧海桑田的宋韵文化印迹。

来源:杭州岳庙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