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风尚·说宋⑧丨关爱女性我们做的一直很认真——竹林寺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6-24 08:30   

咚咚咚(木鱼声)……“这位女施主,你的面色发暗,嘴唇干裂,是否经常脐腹作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这是营血虚滞证,建议你适量服用四物汤。”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宋代,遇到这样的和尚,不要慌、不要拍,说出你的疑惑,他是专业的。在我们萧山有这么一座寺庙,它以妇科独门医术名扬四海,它的名字叫做竹林寺。前面我讲到的方子选自《竹林寺女科秘方》中的第81症。

在我们的认知里,寺庙是烧香拜佛,或者讲经说法的地方,再者去少林寺学个武功也可行,怎么能和诊治妇科扯上关系呢?

先来看看这是回到了哪个朝代?原来是宋代呀,不同于传统观念中一些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在大宋,女性的地位不可小看。

南宋断案参考书《名公书判清明集》有记载,女性有自己父母的财产继承权,夫妻二人的共有财产,妻子规定是有一半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宋刑统》有记载,女性拥有一定程度的离婚权,如果妻子对丈夫不满,感情疏远,可以要求离婚,且在离婚以后拥有某些程度的改嫁权。北宋九帝,其中三位的皇后都是二婚。

宋代的女性可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女子,在两宋的交替之际,还出现过击鼓抗金的爱国女英雄,梁红玉。可以想象当时的整个社会,尊重女性是一种共识,那么照顾女性,保护女性,医治女性也就渐渐排上了日程。

那么医治女性的场所怎么就跑到寺院去了呢?一开始竹林寺也是一个诵经宣佛的传统寺院,他的开山祖是悟真禅师,开始寺名也叫“古崇寺”,因为寺内紫竹多,也被称为竹林寺。

竹林寺

但是都说佛法慈悲,普渡众生,病痛是身体的苦难,因而,寺院里有相当一部分僧侣懂得医药。

在民风保守的时代,妇女们得妇科病,都不敢声张,很多人都讳疾忌医,而寺庙则是一个能够倾诉苦难的地方,女性在拜佛的时候吐露心声,僧医由此也获得了可靠的病情资材,适当的进行精神开导,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再者僧医诊病,采用传统中医的诊察方法,望、闻、问、切,容易被女病人接受,更能对症下药。

综上所述,女科在寺院中存在也变得合情又合理了。那么竹林寺又是怎么做到名扬天下的呢?这就少不了皇室官家的背书了。

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后久病不愈,找遍了名医,最后请了竹林寺名叫净暹的医僧诊治,竟然很快康复了。为此,朝廷封净暹为“医王”,并赐寺名为“惠济”。从此,竹林寺妇科开始声名远扬,医术流传至今已达百余世。

1937年日寇侵华,寺院毁于炸弹;1995年萧山旧城改造,在竹林寺旧址上兴建了花坛和碑亭,题名《惠济寺碑记》。竹林寺虽已了无踪迹,但竹林寺女科依旧生生不息,最末一代的竹林寺寺僧绪辉还俗了,仍致力于中医妇科;解放后,他的儿子陈寿椿,将《竹林寺妇科秘要》献给了国家;目前,他的孙子陈拯民在萧山中医院的《竹林寺妇科》做专科门诊;另一个孙子陈天生也在竹林寺旧址成立了陈天生中医妇科诊所。

来源:萧山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