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宋韵地标丨风水洞:古人笔下的锦绣自然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6-16 17:30   

最值得玩的宋韵地标在哪里?日前,杭州公布了20条“宋韵精品研学线路”,跟着这些线路游览,可以畅游杭州市宋代文物遗迹、文化资源,体会宋韵文化的魅力。

这些不同的线路还确定了不同的主题,“西溪且留下”这条线路遍及西湖区与西湖景区,从西溪湿地出发,途经留下历史文化街区、忠义桥、朱熹昙山石刻、风水洞,带领大家来一场“穿越之旅”。

今天我们推出“西溪且留下”线路、西湖宋韵地标——风水洞。

风水洞

铜鉴湖畔的云泉山麓有个山洞,这山洞的名字特别好听,人称“风水洞”。

《杭州图经》曰:“洞去钱塘县旧治五十里,在杨村慈严院。洞极大,流水不竭。顶上又有一洞,清风微出,故名曰‘风水洞’”。

风水洞又名恩德洞,冬暖夏凉,常年恒温,早在东晋时期,就被列入“湖埠十景”之一。

风水洞地貌独特,景色宜人,在唐代就已负盛名,至宋代进入旅游鼎盛时期,曾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到访游览,并在此挥毫泼墨。  

要说为风水洞写得最多的要数苏东坡了,他在杭州为官期间,曾多次来到风水洞,写下了多首诗词。

公元1074年8月,苏东坡游览风水洞后,被风水洞的美景所感染,随即诗兴大发,写下了《临江仙·风水洞作》著名绝句: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与风水洞旁的恩德寺(又名慈严院)主持慧日禅师交好,常去风水洞和恩德寺游玩,留有二诗:

其一: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其二: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

滤泉澄葛粉,洗手摘滕花。

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杭任知州时,曾游历风水洞,并作有《风水洞》一诗:

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

春尽桃花无觅处,空余流水到人间。

如今,风水洞已改名为“锦绣风水洞”,相关部门专门对景区进行了提升改造,使风水洞又重新焕发出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风水洞全长1200余米,面积达9200平方米,其高达116米的“九天飞龙”石壁被专家称为“天下第一九龙壁”。

洞内游览路线曲折有致,上下落差显著,沿途可观赏到“盘古裂谷”“云坝瀑帘”“玛瑙玉壁”“石衣雪莲”“九天飞龙”等40余组景观,尤其是遍布溶洞的十万余朵石花、石珍珠、石绒球等溶洞景观,实乃景区一绝。

来源:美丽西湖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