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故里 宋韵临安丨说宋⑤:《耕织诗画 宋韵绵长》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8-24 00:00   

2022年是“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年,为进一步挖掘临安区宋代文化文物资源,深入研究和宣传我区宋韵文化价值,从2021年12月起,区博物馆开展宋韵迹忆系列宣传,现已推出寻宋、品宋、说宋、宋风鉴赏、天目心语五大宣传主题,今日由我馆讲解员吕彬带来说宋第五期:《耕织诗画 宋韵绵长》。

耕织诗画 宋韵绵长

临安博物馆 讲解员

吕彬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衣与食自古以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本业兴,则民安;农耕旺,则国宁。对于以农耕为经济主体的传统社会来说,“男耕女织”的田园风光便是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盛世图景。

南宋初期,於潜县令楼璹深知耕织对于国家安定、民生安宁的重要性。他遍迹於潜县十二乡,深入田间,出入农家,向世代土著于斯、农耕为业的百姓了解耕植、桑蚕、纺织的技术和方法,并将耕织劳作的每一个环节作提炼、归纳,以诗述事形成了耕织诗。为了让百姓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耕织技术,楼璹又给每一篇诗文配上了直观的图画。“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耕织图》图文并茂、生动传神得记述江南地区水稻种植21事和养蚕、织绸24事,系统地描绘了粮食生产从浸种到入仓、蚕桑生产从浴蚕到剪帛的具体操作过程。《耕织图》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最早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

《浸种》

溪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

筠篮侵浅碧,嘉谷抽新萌。

西畴将有事,耒耜随风兴。

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当春回大地、溪水初激、绿草浅碧、稻种发芽之时,农民修犁锄、祭芒种、备春耕、祈求今岁丰稔。诗画之间,使人犹入宋代的江南水乡。

楼璹将《耕织图》进呈献给宋帝高宗,深得赞赏。在皇帝的推崇下,南宋各府、州、县的衙门墙壁上均绘有《耕织图》,用以教化一方。天子三推,皇后亲蚕,在统治者的积极推动下,男耕女织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最美图景。《耕织图》问世700年,薪火接续,韵迹绵长。各种版本的《耕织图》层不出穷,以元代程棨临摹的《耕织图》、康熙焦秉贞绘制的《耕织图》、雍正陈枚的彩绘本为典范,异彩纷呈。康煕、雍正两帝都曾为《耕织图》题序、应诗、钤印,开启了统治者劝课农桑的新方式,《耕织图》也由此成为教育皇子、官吏重视农业生产,体恤百姓生活的教材。

耕织诗画,宋韵绵长。《耕织图》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不仅深植到了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耕织图》的临摹本不仅被美国、英国、日本、朝鲜等国珍藏,还被各国学者称为“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足可见它对世界农业的深远影响。

来源: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