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说宋丨“前生顽石头,今生弥勒佛”——大佛头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8-16 17:30   

作为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宋韵文化内涵丰富,既有为其奠定高远格局和审美境界的文学、书法、绘画、戏曲、建筑、风俗、风物之美,也涵盖喜闻乐见的宋代故事、包容博大的人文精神等。为追寻宋韵足迹,感受千年文脉,结合“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和辖区内宋代文化文物资源,“杭州岳庙”微信公众号全新策划“湖上拾遗·宋韵品读”主题专栏。今推出“风物说宋”篇,以飨读者。

北山街25号旁岩壁上,耸立着一尊弥勒佛半身像。它曾在盛世被修葺重建,瞻仰者众,在乱世被毁坏,少有人迹,历经繁华与劫难后,终至今日,这便是古大石佛院中的“大佛头”。如今,重建石佛之人、修葺石佛之僧、拜见石佛之众,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唯石佛骨体尤在,于风吹雨打中静静地散发着昔日的宋韵风采。

大石佛院造像坐北朝南,此处相传原有秦始皇南巡至杭州的缆船石。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僧人思净将此石凿成半身佛像,人称“大佛头”,后建造佛殿覆其上,名大石佛院。现凹形岩壁正北有半身佛像,高11米。东壁有3龛5尊摩崖造像,已残损不全。

思净,原姓喻,钱塘人。早年受《法华经》于德藏择瑛法师。既悟天台宗旨,复潜心净观,专志念佛。少年时,他喜好画佛,每次作画,先于净室念佛,注想良久,方才下笔。他画的阿弥陀佛像出神入化,侍郎杨杰赞其为 “喻弥陀”。

思净少年时,非常喜欢游赏西湖。一天,他游至北山时,看见宝石山麓有一块儿巨石,听闻秦始皇过钱塘江时用此石缆过船绳,便欲将其镌成弥勒佛像,言:“异日出家,当镌此石为佛。”思净出家后,果然如愿地将这一巨石镌刻成了一尊半身弥勒像,并髹漆饰金,构殿加以保护。侍郎薛公曾问他:“弥勒在天,何用凿此顽石?”思净回答:“咄哉顽石头,全凭巧匠修。只今弥勒佛,莫待下生求。”完成铸像后,移请兜率寺旧额于此,称兜率寺,不过时人俗称大佛头或石塔儿头,称佛院为大石佛院。当时金装的佛像引得众多游客前来参拜,永嘉人甄龙友还为装了金身的大佛头写了四句颂辞:“色如黄金,面如满月;尽大地人,只见一橛。”清代乾隆帝南巡时曾到大石佛寺巡礼,多次题咏镌石,赞曰:“昔图黄龙佛,已谓大无比。今游石佛山,大佛实在是。一面露堂堂,满月光如洗……”“始自宋思净,六百年名表”。

这尊由思净镌刻的弥勒佛半身像,至今仍俯瞰着西湖,在几经繁华与战乱后,虽面貌不清,苔痕斑驳,但却始终散发着浓浓的宋韵气息,为西湖文化景观留下了喜闻乐见的宋韵故事。

来源:杭州岳庙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