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烟火·运动篇⑧丨宋朝的“潮人”运动(二)
宋韵迹忆 发布时间:2022-09-27 17:30
书接上文,今天萧博君继续讲一讲弄潮。弄潮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呢?从规模上看,一场比赛中,弄潮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余人。首先,每个领队的弄潮儿,需手持旗帜或伞。这么做,一是为了平衡身体,二是为了增加观赏性。北宋初期,潘阆在他的《酒泉子》词中,描述了弄潮的场面“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弄潮儿复原图
弄潮有两条评分标准。一、灵巧度:旗帜越不沾湿,水平越高。二、高度:在潮头跳得越高,得分越高。如果一次跳跃就能比众人都要高,那么奖金足够他吃穿不愁了。而随着潮水波涌上下,跳高高度不错的选手,也按照次序受到黄金、丝绸和饮食等奖励。
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
弄潮儿本身是身世悲惨的市井小民,他们要通过这项极限运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可以说是拿命换来银钱和荣誉。苏东坡在《咏中秋观夜潮》里表明观点:弄潮的人“冒利轻生不自怜”,为了高额奖金不惜生死。除了批判之外,当时也出现过同情的声音:父母给的身体,就这样投入“鱼龙不测之深渊”。
也因为弄潮造成的严重伤亡,北宋时期就发布过相关禁令。担任杭州行政长官的蔡襄,就是那个“宋四家”之一的大书法家发布了一篇《戒弄潮文》,其中明确道: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只要敢弄潮,一定会受到惩罚。但是钱塘江人气旺盛,不管是观潮还是弄潮,根本停不下来。《戒弄潮文》成为了一纸空文。
真正为弄潮按下停止键的是自元明以来的海禁政策。尤其是清朝海禁继续高压,沿海甚至开展了“内迁运动”,即让海岸线附近居民强制向内陆迁移。这个时候的弄潮活动自然就停止了。此外还有地理环境的改变、政治中心重新北移,共同导致了民间弄潮活动的消失。
观潮 照片摄于2017年
钱塘江冲浪赛比赛照片
时至今日,观潮仍然是浙江人每年秋季的重要活动之一。潮水滔滔不息,那种剽悍、冒险的精神力量,也并未在江南民间消失。
来源:萧山博物馆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