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杭州市文明家庭——方夏英家庭
发布时间:2021-04-15 12:00:00

在淳安县左口乡龙源庄村,有这么一个家庭: 和睦而温馨、孝爱有佳话、创业有激情,是个人人称羡的家庭。家庭女主人方夏英是该村的村委委员、妇联主席,也是淳安千岛湖昌隆服装厂厂长、来料加工经纪人。这个身材瘦弱,脸上总挂笑、讲话像爆豆、走路都带风、还会开面包车的女人,一直以肯吃苦、乐助人、甘奉献而赢得村民称颂,是村里人最喜欢也是最值得信赖的人。

巧思力行促增收

方夏英一家五口人,婆婆74岁,为人和蔼,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县医院当护士,小女儿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在当地也算有出息。夫妻俩人在家创业、从事着来料加工,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在创业的路上,夫妻俩洒下了的艰辛的汗水,也收获了村民及外界的认可。

方夏英曾是一名裁缝师傅,开着一家小店,生意红红火火。丈夫洪农场原是一名砖匠工,收入也不错。2002年她当上了村里的妇联主席,除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就一直琢磨着如何多为村民们做实事。考虑到村子经济基础薄弱,低收入户多,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都是身体不便的老人、带娃的妇女和身患残疾的村民,她决定放下自己的裁缝店,当来料加工经纪人,带领村民们做来料加工。

结合自己的缝纫专长,借助乡妇联的牵线搭桥,2005年方夏英创办了昌龙家纺厂,把懂点缝纫技术的妇女都吸收了过去。一些不会缝纫但也想做家纺来料加工的妇女找她帮忙,她二话不说,一个个手把手教她们缝纫技术。为了给老人和残疾村民提供创收渠道,她同时开始承接技术含量低、简单易学的套笔、毛球加工业务。在方夏英的努力操持下,她有了7个家纺、套笔加工点,主要加工产品有家纺和套笔,有电动缝纫机80余台,辐射带动周边村以及周边乡镇加工从业人员达140余人,共发放来料加工费90余万元,其中发放低收入农户加工费25万余元,为农村妇女、老人、低收入群体实现家庭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连续13年被评为县优秀来料加工经纪人,还荣获淳安县十佳贡献之星、致富领头雁标兵等称号。

在方夏英的带动下,左口乡的来料加工事业风生水起。在龙源庄、塘边等村,来料加工已经成了全村妇女农闲时的主业,每人月平均收入超过1000元,多的人可以拿到3000多元,不耽误照顾家庭的同时又能创收;老人们也能减轻儿女的负担,少的每月也能收入好几百元。为了能保证加工人员能长期稳定有活干,保证她们收入的稳定,她外出四处寻求货源,不计成本的开车往返于加工点与厂方之间,不断地与老板洽谈,许多老板都被她的真诚和务实的态度所感动,答应首先保证她的加工点的货源。

在来料加工点手把手教村民操作

扶助村邻似家人

方夏英、洪农场夫妻俩是天生的热心肠,方夏英一听说哪家遇到了难题,马上就会想办法帮忙解决。有的村民家里没有煤气了,她会立即打电话定好并帮忙扛到家里;有的村民烧饭没有菜油了,她会帮忙买好送到家里;村民家里突然断电了,洪农场会查清楚原因找人解决。特别是对身患残疾的村民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方夏英会挨家挨户走访,手把手教加工技术,一对一上门送货、收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今年上半年,洪芳兰老人在家中摔倒起不来,家人都在外务工,老人的儿子接到母亲的电话后第一个就想到了方夏英,方夏英一接到电话立即叫上丈夫洪农场,一起将老人抬去医院,先帮老人垫付了医药费。洪香花老人在地里拔豆子的时候不小心摔伤,走不了路,也是第一个想到了方夏英,直接联系了她,方夏英一边安抚一边问清楚老人的位子,最快速度把老人送到了医院。

村里的留守老人多,有些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耳朵也不便,接打电话更是费力,所以在外打工的子女要找家中老人都是把电话打给了方夏英,让她帮着传话或是找人,她便成了家中老人和在外子女相互联系的纽带。大家都说方夏英是有求必应的“贴心管家”。面对赞美,方夏英说,自己只是习惯了做好事,只要乡亲们越来越富,日子越过越好,她做什么都值得。

村务民情挂心头

美丽庭院、垃圾分类是村里的常态工作,这两项工作在村里推行之初,很多村民因为认识不到位,不愿意配合。方夏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为了改变村民们的认识、获得他们的理解,展开了一场“攻坚战”。

每天中午和晚上,方夏英自己顾不上吃饭,趁着村民们在家吃饭的空档,带上政策和文件,一户户的上门讲解,说明美丽庭院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意义,带领村民开展环境整治,还根据每一户的具体情况细细讲述布置的方式方法。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身患残疾的村民,她毫不犹豫的动手帮助清理并进行庭院美化。在方夏英春风化雨般细致的劝说和多年良好口碑的双重作用下,村民们的思想工作逐渐被做通了,大家纷纷动手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淘出闲置不用的酒缸、瓶罐之类进行改良再利用,变废为宝,推动了“美丽庭院”建设,也助力了垃圾分类。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左口乡龙源庄村妇联主席的方夏英,与无数党员干部一样,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卡点值守、上门排查宣传、丈夫洪农场也主动帮助村民代购代送生活用品、推广核验二维码等,每项工作都有他们夫妻俩的身影,成为了村里一道“移动的安全线”。

在村级卡点,母女齐上阵,对进出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健康码查验

“不聚集、少出门……在家搞搞卫生、陪陪家人就是做贡献……”。在卡点值守之余,她便拿着喇叭穿堂走巷、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劝导;村民家缺生活用品、有东西需要寄送,她便发动面包车及时地帮助解决,村里有位残疾人洪兆六因平时整年在外,春节前才回家过年,所以也没种菜,又不方便出去买菜,她便隔几天就给他送去自家菜园里种的菜。

婆媳和睦传佳话

都说婆媳关系是一道难解的题,可是在方夏英这里从来都不是问题,她们的关系更胜母女。“百善孝为先”是她们家庭遵循的最基本的做人准则。老人有病有痛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在前,送老人上医院,给老人喂药,端茶送水,尽心尽力照顾好,对婆婆敬重有加,从不嫌弃,也从来没有说过婆婆的一句不是。婆婆也是把媳妇当女儿,看到她为村里、厂里事情忙碌的身影总是很心疼,身体好的时候总是变着法儿给媳妇做好吃的,帮她打理家务,让她没有后顾之忧。两人之间也没吵过嘴,今年73岁的婆婆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媳。她们融洽的关系得到村民的称赞,也影响着许多家庭。

来源:杭州文明网   作者:   编辑:吴阳杰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