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绣花针,陪着王凤珠走过了47个年头。
刺绣一线到底,中间无间断和系结,图案象形写意,且双面对称、无限循环,从哪里起针就回哪里收针——这是来自淳安县王阜乡的八都麻绣,最为独特的绣花技法。
作为八都麻绣传承人,王凤珠以一生守一艺,如今却正在面临尴尬的现实窘境。“比我年纪小的,基本都不会绣了。”
整个王阜乡的绣娘加起来也不过80余名,如何守护濒危非遗,如何才能留住这历经时光淬炼的手艺?
好在,他们来了。
非遗濒危 传承文化断层
“八都”是淳安县王阜乡的古称。
上世纪50年代,这里家家户户都还在种黄麻,当地山民用象形写意的手法,在日常生活的围裙、腰扎布、饭袋、小孩背布、蚊帐上,绣上花、草、果、叶、鱼、鸟、虫、兽等各式组合图案。
王凤珠说,老一辈和她小时候,女孩子到了十多岁还都要学麻绣,用一根绣花针来传情达意。“新娘子出阁之前要亲手做几样绣品,白底青花或青底白花,绣得好就会被夸心灵手巧,那是极有面子的一件事。”
如今,麻绣已日渐淡出人们生活。对于传承人而言,落寞的不仅是麻绣,为作品而骄傲的心情似乎也一去不复返。
这样的困境,也引起了王阜乡党委委员郑勇俊的注意。“随着时代发展,八都麻绣已成为淳安珍稀的民间工艺品。2007年八都麻绣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又被杭州市列为非遗濒危项目。”
独特的绣花技法,赋予了八都麻绣独一无二的价值,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毫不夸张地说,八都麻绣是目前最难读懂的刺绣之一。且不说图案象形写意,而现在从事麻绣者所选图样,比如“四季平安”“狮子滚球”“牡丹富贵”“桃花双喜”“蝴蝶戏瓜”等,大都是沿袭祖传,只有极少数熟练掌握麻绣技巧的匠人,才能变通创造出一些新图样。换句话说,麻绣完全传承于绣娘的记忆,靠“记针法”来完成这一线到底,针起于何处仍归于何处的高难度技艺。
为此,王阜乡成立了麻绣产业推进领办攻坚工作小组。“我们一直在探索关于八都麻绣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措施,比如建立绣娘名录库,出图册,拍宣传片,以期扩大麻绣的知名度。”郑勇俊说,他们也曾试图与高校合作,设计麻绣手机袋、相框、茶杯垫等饰品,“最终还是需要使其产业化,有效益,才能吸引更多感兴趣的人加入。”
“授之以渔” 挖掘元素“编程”
转机出现在今年初。
作为王阜乡“百千万”三服务工作结对单位,杭州市直机关党工委了解此情况后,积极帮忙对接,找到了位于上城区笕桥街道一家民非企业、长期研究“传统复兴”方向的布料图书馆。
主理人叫马黛霞,有着24年面料行业经验。创立这间非营利性的布料图书馆,也是为了研究中国当代布料。“这些年,我们持续在做中国当代布料原创材料的整理,分析整理其各种材质、成分,一一建档,然后公开给设计、艺术、建筑等行业的创作者,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基材,让设计师能够参与到材料的研发中来,打破批量生产的限制,让创作实在落地,一步步积攒起原创材料设计的力量。”她说。
双方一拍即合,八都麻绣重焕生机的曙光初现。
第一次“好好认识”麻绣,马黛霞从杭州驱车4个小时来到了王阜乡。她感叹,看了一路的山,刚下车就被麻绣的“美”震撼了。“这份美,是人民的智慧。”她认为,“这份‘绣法编程’,才是独属于八都麻绣的最大财富。”
团队前前后后去了五六次后,布料图书馆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材质革新,用当代布料比如棉、丝、毛、皮等与传统工艺结合,运用在当代生活图景当中;另一个,让大数据帮忙,以提升刺绣速度,从而提高产量。
“之前麻布比较粗疏,但细腻亲肤的当代布料难以找到孔位,所以我们用大数据来标记孔位,配好针、线、色,教他们去连点成线,再组合成图案。”马黛霞介绍,有点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数字画”,但又不一样在于,“我们是完全遵从于绣娘记忆中的‘编程’,将图案与织法抽象提取。”
布料图书馆把绣娘从小熟记的传统图案,通过针法分解进行了元素拆分。通俗地讲,就是用一种更好理解的方式,教他们去学会把千变万化的针法提炼成“口诀”。更关键的是,这意味着,从此,仅靠“记忆传承”的八都麻绣不单单是有了“教材”,更是有了独属于自己的“元素周期表”——
“一个传统图案拆分出来的数个刺绣基本元素,通过灵感创新与八都麻绣独有的无限循环特色,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不断创造出无数个带有八都麻绣风情的崭新图案。”马黛霞说,“之前她们会绣的是非常固式化的图案,而我们现在就帮助她们打开思路。”
一个绣片,必然是不好卖的。
于是,布料图书馆尝试将其图案、运用、织法等方向往当代化延伸,进入更为实用且广阔的场景中,比如与出口外国的复古家居结合,与现在市场更买单的服饰、物品等结合,不断挖掘其无限可能性。
文化共富赓续非遗基因,好让绣艺出山织富锦。
“我们研究八都麻绣,也是希望打开它与当代、未来的适用性上的应用面。”10月31日,马黛霞还去了趟上海艺术中心做分享,“能把八都麻绣的美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去发现传统文化中‘失落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