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浙江日报3月23日刊发《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引发浙江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热潮。“努力用浙江历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经验引领浙江人民,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能力,推动浙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重温习近平同志这番殷切话语,大家表示,了解历史,方知初心,我们要自觉运用历史思维方法,不断开辟浙江发展新境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习近平的历史思维方法的显著特征。“红船精神永不过时。我们要始终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南湖革命纪念馆90后讲解员富稚钧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党史文化、红色文化的教育激励作用,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于2006年建党85周年之际破土动工,如今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红色高地。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注重发掘浙江精神的历史价值,推动浙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当下年轻一代弘扬红船精神,也要充分认识它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历史力量。”富稚钧和同事们积极探索除现场讲解之外的新方式,让党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好。他们在线上推出了“革命文物里的初心故事”“百年征程里的初心故事”等全媒体栏目,在线下以红船讲解员小分队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方式开展系列巡讲,还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听王会悟讲“一大”故事》,以全新视角带领观众一同回顾百年前的光辉历史。
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高度重视浙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优秀历史传统的传承,尤其重视文化的创新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批示,为我们的非遗传承工作指引了方向。”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说,要系统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历史思维方法,做好文化产品创新和非遗传承的有机融合发展,以振兴传统工艺为切入点,设计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非遗技艺衍生产品,增强非遗活力,彰显地方文化特质。浙江省将继续推进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协同推进大运河非遗保护,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把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传承下去。
“历史的赓续、文化的绵延、传统的维系,均离不开在保护传承前提下的创新发展与当代价值的发掘弘扬。”从习近平同志的历史思维方法中,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感受到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尊重与思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就十分关心良渚遗址的保护情况,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蒋卫东说,守护良渚古城遗址就是守护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守护我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源泉。杭州积极探索实践既符合国际规则、又彰显良渚特色的保护管理路子,发挥“数字第一城”优势,构建起数字化人防、技防、联防、重点防的立体防护体系。下一步将加大对考古发掘的研究,做强文化遗产活态利用,加强良渚文化教育普及,讲好良渚故事,展现浙江奋力建设“重要窗口”的“良渚风采”。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弘扬浙江文化精神、挖掘浙江文化底蕴、揭示浙江文化内涵的重大工程。”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可先感叹,习近平同志始终注重从历史中汲取内生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胡可先组织浙江大学唐诗研究团队开展的“浙东唐诗之路诗人诗作”课题,是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团队将围绕“浙东唐诗编年史”“浙东唐代诗人群体研究”“浙东唐诗之路诗歌艺术研究”“浙东唐代诗人游历寓居考”四个方面,以形成时间与空间融合、诗歌与文化交融、文献与理论结合、学术与应用并重的研究格局,进一步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价值。
精神文化具有引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和精神的引领,这是历史思维方法的核心要素。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重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解答了我们如何将阳明文化古为今用的问题。”余姚市姚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诸焕灿说,要充分发挥阳明文化滋养人心、塑造人格、提升文明素养的价值功能,将阳明文化转化为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文化助推器。当前,他和许多学者专家共同参与“进机关、进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五进”宣讲活动,推动阳明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中,一年听众达5万人次。
历史思维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昭示的是未来,既是一种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蕴含着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浙江干部群众将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历史思维方法,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探索规律,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顺应趋势,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历程中的浙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