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题:隐匿传播风险加大 如何“堵住”奥密克戎?
目前,天津、安阳、大连、上海、珠海、北京等地先后报告了本土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从公开报道情况看,奥密克戎的感染者症状相对较轻,但传播快、传染力强,部分疫情在隐匿传播较长时间后才被发现。
局部地区本土疫情如何防止外溢?怎样更好地守住外防输入关口?如何将各项举措更快落实,跑赢奥密克戎?记者采访梳理了最新情况。
防外溢 与奥密克戎赛跑
截至1月18日24时,本轮天津本土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例,其中10例转为确诊病例。
针对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的特点,疫情发生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划定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并倡导群众非必要不离津。
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顾清介绍,从目前情况看,本次天津采取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封(管)控区居家管理、人员流动限制、聚集性活动暂停等措施后,发病人数明显下降。“1月18日,天津新增14例本土确诊病例,均系被隔离管控人员。”
据介绍,天津高度关注病毒是否溢出到外地的情况,摸排的离津人员及密接者、次密接者等人员名单已第一时间向相关省份推送。
已报告本土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的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的信息,也都已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排查管控,与奥密克戎赛跑,全力切断传播链条。
在1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介绍,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控”和“通”两方面工作。其中,“控”就是科学精准实施交通运输管控,防止疫情外溢。
周旻同时强调,防疫交通管控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层层落实,而不是层层加码。
此外,根据目前国内外报告,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仍会成为传染源,并可能发展为确诊病例。对已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隔离观察或治疗,也是我国精准管控的特点之一。
防输入 不断强化源头管控
目前,奥密克戎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在15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传播,通过人和物输入我国的风险逐渐增大。
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防输入是重中之重。
“严把疫情输入关,不断强化源头管控。”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列举,一是通过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全程闭环管理,二是严格管控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三是加大相关入境物品的抽检比例,四是严格实施入境航空器终末消毒等措施。
除了外防输入毫不放松,坚持人、物同防,在与奥密克戎赛跑时,早期及时发现疫情非常关键。
1月8日24时,天津市新增2例本土病例确认为奥密克戎感染;9日7时起,天津启动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20日6时起,天津启动了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
如何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多地开展了“敲门”行动,对特殊区域和人群逐户逐人了解掌握核酸检测情况,摸清疫情底数。
“持续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监测预警;快速处置发生的每一起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有效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扩散。”贺青华说。
不麻痹 坚持做好日常卫生防护
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研判,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对奥密克戎仍然有效。
据悉,中国疾控中心已针对奥密克戎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及关联的本土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可能输入或关联本土的奥密克戎。
贺青华认为,近期国内部分疫情在隐匿传播较长时间后才被发现,一定程度与我国人群疫苗接种率高也有关。有的感染者没有症状,有的出现症状较晚、症状相对较轻,所以发现难度相对增大。我国还应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面对奥密克戎,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国家卫健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研究认为,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同样适用。即使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此外,还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风。
同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在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减少非必要出行,尽量不前往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如必要前往,要加强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