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杭州最近天太热 这几类病人明显增多!千万注意!
发布时间:2022-07-13 08:19:46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特别当心

“气温每升高一摄氏度,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增加17%。”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刘宏副主任医师介绍,高温天,医院急诊接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所增加,昨天一天,就有十余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入抢救室。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韩楠楠也表示,最近接诊的因高温来就诊的病人中,除了单纯中暑的,大多是有其他疾病因天气热引起了不适。

比如老年患者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容易突发晕厥;心血管科的就诊患者也多了,进入高温天后,心梗发病率明显上升。

“夏季闷热的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胸闷气短,再加上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容易出现胸闷胸痛的情况。特别要警惕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这类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部分急性心梗的症状与中暑先兆症状相似,若误以为是中暑,未及时就医,往往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最近接诊了一位62岁的患者老王。老王在工作中突然失去意识昏倒在地,呼吸心跳骤停,同事立即为他实施胸外按压并呼叫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判定老王发生了室颤,经心电除颤后老王恢复窦性心律。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迅速开通胸痛流程和绿色通道,在患者到达后快速完成病情评估,完成冠脉造影,并在后续EICU治疗中成功稳定住了生命体征。

在院长、心血管内科专家张邢炜教授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和急诊医学科团队再次探究病因,最终判定患者本次呼吸心跳骤停为“过度劳累”所致。

心血管内科主任董鹏表示:杭州近日正处于高温天气,工作生活中体力消耗巨大,结合老王近日来工作生活繁忙,处于明显疲劳状态,本次室颤发作正是人体给出的“过负荷”信号。

随着病情不断好转,目前老王已转出EICU,至心内科病房继续康复。后续治疗将以休息为主,并给予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等综合治疗。

夏季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昨天浙江气温已“红彤彤”一片,大部地区被红色预警信号覆盖。夏天高温季,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1.补充水分,少食多餐

夏天喝水不能太快,渴极了猛灌水,运动后猛喝冷饮,都易诱发心肌梗死,宜清淡饮食,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为主,少吃甜食、油腻等食物。戒烟限酒,忌暴饮暴食。

2.纳凉时间不宜太长

长时间静坐会使血流速度减慢,回心血流量减少,如果突然起来活动,容易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发生骤减而致疾病发作。

3.做运动前,先活动一下身体

夏季早晨6点前,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是污染高峰期,如果一大早去晨练,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应避开过早晨练,改为黄昏时间,运动结束时,做些放松活动,不要锻炼后立刻上床休息。

4.控制好情绪

炎热天气时心情易烦躁,情绪激动,都可诱发急性心梗,所以应当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衡乐观。

5.冠心病患者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

弯腰搬抬重物时,易诱发急性心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琳 俞茜茜 金晶 通讯员 方序 朱俊俊 王家玲 李文芳 林杨青 金南星 王文婷 陈瀛 吴泽宇 徐思鹏   编辑:高婷婷
随着最强高温来袭,杭城各大医院门诊接收了不少因高温前来就诊的病人,其中不乏一些病情特别严重的,盛夏时节大家千万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