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多个重大会议、重要场合上,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新征程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湾区,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
1.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考察广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这一定位为高水平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目标指引。
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发展空间大,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能够发挥人力资源丰富、高端人才聚集的优势。从人口总量看,仅广东省常住人口就超过1亿人,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大湾区吸引了大量科技创新人才,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到全国的1/4以上。二是能够发挥经济规模大、开放程度高的优势。2022年大湾区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1%。广东省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占比常年保持在20%左右。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世界500强企业有300多家在珠三角地区投资兴业。三是能够发挥改革起步早、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优势。深圳连续三年被全国民营企业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广州连续两年在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国前列,其中有18个指标获评全国标杆。
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指明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关键所在。珠三角地区过去长时间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方式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土地资源紧缺、能源需求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都先于全国其他地区显现。面对这些问题,大湾区内地各市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并取得显著成绩。以广州市为例,2022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02.76亿元,同比增长8.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至19.5%,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个百分点。近五年万元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2022年录得的一氧化碳和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值较2015年分别下降16%和38%。新时代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新的成功,需要在总结之前转型升级经验的基础上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大湾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既肯定了广东高质量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也点到了大湾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为新时期大湾区更加有力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须靠我们自己探索。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有着丰富的改革经验、优良的改革传统、良好的改革氛围,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在科技创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率先破题,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湾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面旗帜。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2017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各有关方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已较好完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大湾区开发建设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大湾区建设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措施越来越实在。党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颁布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又先后制定出台了前海方案、横琴方案、南沙方案和河套规划,并明确了四大合作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路径措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陆续发布金融、财政、税收、科创、人才、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文件,“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广东省及大湾区内地九市各自出台有关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将大湾区建设的总要求、总部署、总任务分解为一张张施工图、任务书。“广深港”“广珠澳”两大科技创新走廊初具雏形,粤港澳三地教育、科技人才联合优势开始显现。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更加频繁,全湾区各行各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
一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全国提供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一系列原创性改革举措在大湾区落地。股票“深港通”、债券“南向通”、利率“互换通”等政策开始实施;内地与澳门驾驶证实现互认换领,“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成为现实;广东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执业资格互认,医师、教师等8个领域3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执业;重大项目申报面向港澳科研机构开放,“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三个自贸区体制、机制和政务服务创新不断,深圳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0多项,超过7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广州南沙累计形成改革创新成果913项,410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国家、省、市复制推广。
经济增长动力强劲、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遭受三年疫情冲击和国际上“脱钩断链”“去风险”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大湾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支点作用日益凸显。2022年大湾区经济总量比2017年增长约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内地九市GDP达到10.468万亿元,占广东全省的81.07%,进出口总值达7.94万亿元,占广东全省的95.6%。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万家,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营业收入总额超10万亿元,已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力量。大湾区内地九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广东全省占比达95%,仅广州南沙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就突破900家,2023年上半年南沙高新技术行业产值达到115.26亿元。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科技集群第二位。“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不断深化,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一大批基础设施投入运营。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珠三角成为港澳青年创业热土,在广东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项目约40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约5500人,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更加便利,港澳同胞的国家认同感不断加强。
对标党和国家对大湾区提出的各项要求,比照世界一流湾区的发展水平,大湾区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由于三地之间的制度、规则、机制差异,人员、资金、技术、货物、业务发展和信息自由流通仍存在障碍,港澳人员在内地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仍不够便利,市场一体化建设还有明显差距,大湾区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还要进一步挖掘,大湾区三地的叠加优势还未充分发挥。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化解。
3.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一国两制三法域”下探索粤港澳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促进生产生活要素顺畅流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注重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难题。40多年前,广东改革先辈们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历史自觉率先推动改革开放,秉持“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和精神,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使广东从一个农业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大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如今,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时代新课题,必须学习传承改革先辈们的担当精神和改革精神,坚持“两个结合”,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坚持改革于法有据,实事求是打通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中的障碍,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新时代的改革热土。
真抓实干,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大湾区建设作出一系列规划,针对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等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作出一系列部署,涉及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极其繁重,仅广州落实南沙方案就有264项任务,完成其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硬仗。因此,必须坚持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大力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创业精神,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建立容错机制,把“三个区分开来”落到实处,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全方位激发干部活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检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大湾区建设是一项举世关注的工程,更是一项事关粤港澳三地的民心工程。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紧扣群众所思所愿所盼,不忘大湾区开发建设的初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严防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及时听取湾区各方面人士对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通过大湾区建设更好地把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使粤港澳三地民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三地居民的幸福乐园。
(作者: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郭跃文、王天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