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喜迎二十大丨三位代表共聚西湖大学:上下求索,迈向科技最前沿
发布时间:2022-10-09 21:19:53

浙江新闻客户端讯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我们的故事·三届党代表说十年”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七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相约一场跨越十年的对话,并与共青团浙江省委组织的各地青年代表开展交流。活动现场,党代表们打开一个个“盲盒”,展示有着特别意义的十年“信物”。让我们在他们的讲述中,共看十年之变;在众人的思想碰撞中,回应现实之问、展望未来之路。

“三届党代表说十年”第二站,三位代表共聚西湖大学——

在西湖大学,韩喜球、吴连锋、吕义聪(后排由左二至右)三位党代表讲述浙江十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故事。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魏志阳 姚颖康 摄

这是西湖大学校园一个平常的周末下午。研究生们在秋日阳光中迈着轻快的步子去往实验室;几名年轻的PI(主要研究者)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落地窗旁讨论着什么;一辆货车运来了新到的研究仪器……三位党代表在此相聚,“创新者”是他们和这个校园共同的气质——

党的十八大代表,时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来了,她在澳门参加“院士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活动学术研讨,前一夜刚刚回到杭州;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为吉利集团一线工人吕义聪来了,他现在承担不少科研管理工作,在从台州开往杭州的火车上,一路“云办公”;党的二十大代表、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吴连锋来了,随身带着装满实验数据和论文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他的职业习惯。

中国创新浪潮的蓬勃之力,就是从创新者们这种不懈求索的气质里激发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三位党代表是这10年创新奋进的见证者、亲历者、创造者。属于他们的3个盲盒里,“藏”着中国迈向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硬核证据和成功密码。

骄傲

给“老大哥”当师傅

主持人、安吉路实验学校老师门丁宁从盲盒里掏出两个汽车模型,它们是吉利10年间两种畅销车型,见证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和弯道超车。

“它们讲述了中国从燃油车时代落后欧美到一跃成为当今全球新能源汽车强国的故事。”吕义聪入职吉利近20年,从一代代车型的更迭中,感受创新变化的力量——

大的车模“帝豪”,是吉利从前的销量冠军、“功勋车型”,却在高光时刻激流勇退;小的是去年上市的电动汽车“极氪001”,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持续刷新交付纪录,并计划于2023年初正式进军欧洲。

“创新意味着对旧事物的放弃。你不淘汰过去的自己,时代就会淘汰你。”吕义聪陪伴着两种车型走过交叉的生命曲线,见证着吉利一次次战略转型。“过去,吉利造车为的是满足尚不富裕的中国人——我们喊出了‘能坐下5个人,跑100公里只需要5升油,买这辆车只需要5万元钱’的豪情口号。今天,百姓生活好了,缺乏原创性的产品注定不再有竞争力。”

10年后的今天,什么是中国人的“豪情”?吕义聪相信,为创新付出,永远不会被辜负。

2012年,吉利在收购“沃尔沃”后的第二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完成品牌从造廉价车到造安全和性能俱佳的高质量车的转变。第二年,吉利来到俄罗斯投资设厂,吕义聪随行。他和同事用两天时间组装完成一辆车,教会了俄罗斯工人制造工艺,还带他们去试车。

“从前是‘苏联老大哥’教我们造飞机、造坦克、造大炮,今天由我们中国人教俄罗斯人造汽车,非常骄傲!”回忆起当年在俄罗斯的大马路上,看到贴着吉利徽标的国产车跑起来的心情,吕义聪的语气中也透着满腔“豪情”:“我们要让中国车跑满全世界!”

致敬

大国重器成就世界首次

对韩喜球来说,创新的感受,源自一代代大国重器的不断上新。

“我带来了一件重达22吨的大国重器!”展示盲盒里的物品前,韩喜球卖了个关子。谜底揭开,原来是中国首个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模型。

“漆黑的海底并不是生命的禁区。热液活动区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成矿工厂、生机勃勃的生命乐园——浓烟滚滚的海底烟囱口周围,有成群的热液盲虾、螺贝和螃蟹。白莲花一样的海葵盛开在海底山丘上,迎着洋流摇曳……那是一个有待人类认知、与阳光生物圈完全不一样的黑暗生物圈,生物密度堪比热带雨林。”

这位中国大洋科考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动情地描述她亲眼看到的海底世界。2017年,韩喜球乘坐蛟龙号下潜到西北印度洋3000多米深的海底,调查洋中脊上的热液活动区。

感受着女科学家用温柔的声音描绘着恍若幻境的美妙海底世界,观众为之心驰神往。而浪漫背后,镌刻着一代代科研人赓续前行的坚实脚印。

韩喜球抛出一组数据:2002年开始研发的蛟龙号,在2012年完成研制,历经10年。此后,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的研制时间缩短到8年。去年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的奋斗者号的研制时间又缩短到5年。

更让人感慨的是,蛟龙号有近一半零件是从国外进口,而后两者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5%。西北印度洋一条名叫卡尔斯伯格脊的海底山脉上,目前已找到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点),全部是中国人发现的,由中国人命名!

现场,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这是献给韩喜球精彩的讲述,更是在致敬“大国重器”及其背后科研人的不懈努力。

庆幸

找到“求爱”科研的意义

“和两位老代表相比,我的履历还不丰富。但我庆幸的是,这10年国内外求学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坚信选择回国继续科研事业是正确的!”在展示盲盒物品前,吴连锋先展示了两张照片。它们的拍摄地点都是实验室。只是一张是10年前在美国求学时,一张是在今天的西湖大学。

科研是一份热爱、一份投入、一份执着。像是巧合,两张照片的拍摄日期都和一个象征“爱”的日子有关——2月14日。

2011年2月14日,吴连锋抵达美国,开始博士后研究;2017年2月14日,一回国就落地杭州,慕名参加筹建中的西湖大学招聘;2018年2月14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

当“西湖大学”四个字正式缀在职位名称前,吴连锋的心久久不能平复,“好像感觉一路的‘求爱’历程终于获得了回应。”

随后,他把从盲盒里取出的国际顶级期刊《科学》高高举起。这期《科学》的封面论文,就是其同事周强的团队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成果。

“在疫情暴发的初期,是中国科学家让全世界第一次看清了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的那一刻,而且周强完全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这份来自西湖大学的国家荣誉,更说明了他“求爱”科研事业的意义。

西湖大学是国家探路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在西湖大学的每一天,吴连锋亲历着在创新驱动下的巨变。10年前,西湖大学的构想还在襁褓中孕育;今天,学校已经引进了超过200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招收了921名博士生和400多名博士后,创造了一系列能够代表中国智慧、走在世界前沿的科研成绩。

目标

开拓自立自强创新大道

科技创新是一条艰难和希望同在的险途。现场观众中,不少80后、90后科技创客有许多困惑求解。

西湖大学博士生张磊对自己的科研生涯有些焦虑:“常听周围人说,科技论文发表十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都抵不过一篇《自然》或《科学》。请问吴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吴连锋承认中国科研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还有差距的同时,也希望人们看到国家“破五唯”的改革决心,增强学术自信:“有个同行的论文发给美国《细胞》杂志被拒,后来发在了我们自己的期刊《细胞研究》上,一样引起了全球关注。我们的学术期刊水平正在和整体的科研水平一起提升。”

“‘生化环材’四大基础学科因为难学、难就业被冠上‘天坑专业’的帽子,劝退不少学生,但是基础学科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这很矛盾。”西湖大学博士生张媛媛提出对“社会偏见”的不解。

韩喜球要青年人把准时代脉搏,切勿虑不及远:“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化环材’恰恰是科学研究永恒的主题。要把目光放长远,要看到一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

“建筑不再是粗放型行业,也在信息化发展。我们该怎样吸引高技能人才?”浙江三丰集团建筑有限公司的董磊说,企业也想乘“东风”更上一层楼。

“把员工当‘合伙人’而非‘雇员’,用归属感留人。”同为制造业的员工,吕义聪提供了吉利的解法。吴连锋没想到在人才问题上,科研机构和企业也有共鸣:“近年来,许多在国外工作十几年、二十年的科研人员回来了,这是10年前不可想象的事情。”

……

一次次问答,引发一次次思考。希望“国际交流再推进一些”“人才需求再关注一点”“对科研价值的舆论引导要再加强”……活动在新老代表的热烈讨论中进入尾声。此时,一个不在计划内的约定意外达成。

作为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老师,门丁宁邀请韩喜球来学校讲讲“海底两万里”,给孩子们种下科学的种子。

“我愿意!”韩喜球欣然答应。

【专家点评】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浙江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云鹤

大型装备引领中国海洋科技跨越式发展,绿色化智能化引领中国汽车行业“换道超车”,中国青年科学家取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前沿成果——韩喜球、吕义聪、吴连锋这三位新老党代表讲述的,正是这10年来中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迈向科技强国的典型故事。而他们则是这些故事里闪耀的浙江力量。

他们的讲述,再度印证了我们这10年来的感受:浙江科技创新的力度大大加强,视野更加开阔,布局更加高远,实力更加强劲,正心怀“国之大者”,竞逐全球浪潮。

10年来,浙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汇聚优势创新资源,提升创新驱动能级,增强创新策源平台,积极展现跻身“国家队”的作为。10年来,以“三大科创高地”为代表,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纷纷问世,尤其是推行数字化改革以来,浙江促成一批“全省首个”“全国首次”“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在一线应用,并形成了一支日益壮大的创新主力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创新之力源源不断地汇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底气更加充足。

浙江已经开启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浙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须牢牢握住创新驱动这个第一动力。期待创新浪潮在之江大地更加汹涌澎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浙江智慧。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严粒粒 曾福泉 见习记者 涂佳煜 通讯员 张弛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