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年人遭遇网络诈骗呈上升趋势 做好“三防”有备无患
发布时间:2022-03-11 15:35:00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的受害者中老年人比重虽不是很高,但呈上升趋势,而且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这是记者从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得的信息。

杭州反诈宣讲师团队首席宣讲师、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罗永此警官介绍,常见的老年人被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包括虚假投资理财、杀猪盘、冒充公检法、保健品、收藏品、网络贷款、刷单返利、虚假购物、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领导熟人。今年以来,杭州市公安局接到数起老年人电信网络诈骗报警,针对最常见的几种骗术,罗永此做了分析,同时还给老年人如何防范支招。

投资消费藏陷阱冒充熟人难辨别

2021年12月31日,62岁的张阿姨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男子。当张阿姨说起自己在炒股时,对方发给她一个叫“香港九龙仓集团公司”网站的链接,说用这个炒股很不错。张阿姨注册账号登录后,先试着充值了1000元,不久她就获利100元,并提现成功。于是,她又充了一笔钱进去。对方告诉她,充到一定数额会有奖励。张阿姨将信将疑地充了6万元,果然拿到了现金红包。等到她充值总额达到30万元时,拿到了5万元的红包。

张阿姨想见好就收,结果网站客服提示,她的账户被冻结了,如果要解冻必须要充和账户内已有相同的钱,张阿姨又充了22万余元。之后客服说,张阿姨有使用多个账号操作的嫌疑,要打入2%的手续费才能解冻再次被冻结的账号。就这样,张阿姨陆续通过网银转了17笔钱到该账号,共计68万余元。过了一段时间,张阿姨发现自己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这时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遂于今年1月23日报警。

还有人冒充熟人行骗。2月1日晚上,63岁的王阿姨收到侄女发来的微信,说让她转888元过去,然后截图发朋友圈,之后会还她这笔钱。面对这个奇怪的要求,王阿姨也没多想,马上转钱过去。之后,“侄女”又说再让她转1888元,王阿姨又转账了。没料到,对方让她再转2888元,说最后会一并还她。王阿姨感觉不对劲了,正犹豫间,侄女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微信号被人盗用了。此时,王阿姨已经被骗去2776元。

网络诈骗有迹可循三类招数较常见

罗永此说,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以其中三个类型为例,教老年人“擦亮眼睛”。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第一步发布虚假信息,称某投资项目高回报、低风险、回报快,诱使受害人上钩。第二步冒称“导师、操盘手”,诱导受害人将钱充值到平台或骗子个人账户。第三步初期投资,先让被害人尝到甜头,然后逐步设套,促使其加大投资,最终本金全亏。

冒充公检法诈骗。第一步制造恐慌,冒充社保、电信、邮局等打电话称被害人涉嫌洗钱、诈骗、贩毒等重罪。第二步制造信任,通过转接电话冒充公检法,还会出示通缉令,向被害人讲明规定,营造神秘气氛。第三步制造契机,攻克被害人的心防,彻底洗脑。

冒充客服诈骗。第一步联系方式有诈,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非正规的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联系上被害人。第二步退款谎言诱惑,诈骗者会以被害人所购商品质量有瑕疵、物流有问题、发错货品或快递丢失等由头,告知可以退款。第三步操作指引,引导被害人通过扫二维码、打开不明链接、信用刷分以及借款等方式,获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

老年人提高警惕

做到心防技防人防

罗永此表示,老年人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就要做到三防:即心防、技防、人防。

心防是指提高防范意识,可以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或者关注“杭州防诈骗”微信公众号,了解相关知识、案例;同时注重保护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身份信息、电话号码。

技防是指电脑、手机必须安装防护软件,手机关闭“境外来电”服务,开通“防骚扰拦截”功能,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都能免费开通这一功能。

人防就是要做到精准防范,如果有96110这个电话打来,老年人一定要接听,这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预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如果自己发现被骗了,第一时间电话报警后,携带相关证据到派出所报案并配合做好笔录。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记者 戴虹红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