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用心用情办实事 “点亮”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4-01-07 06:54:17

开栏语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各自领域书写平凡而精彩的篇章,为推动杭州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即日起,本报开设“身边的榜样”专栏,集中展示我市基层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积极投身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的风采,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榜样为标杆,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为我市在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勇攀高峰、勇立潮头作出新贡献。

杭州日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在杭州,就有这样一群坚守乡野谋发展的人。他们是躬身田野的“草帽专家”、做精土特产的“致富头雁”,也是让乡村由表及里走向现代化的基层干部。他们用心用情干实小事,共同“点亮”乡村振兴路。

40年投身“三农”事业

新农艺做成大产业

作为淳安县威坪镇的一名“60后”农技员,宋德富40年来一直投身于基层“三农”事业。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良种补贴、农机下乡”开始,他就以农技专家的经验学识,为父老乡亲们解读最新鲜的政策讯息,演示最前沿的农机知识,在村民们一声声亲切的“老宋”中,奔向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共富路。

这其中,“千万工程”一直是老宋投身“三农”事业的重要倚仗。曾经,他包联的洞源村进出只有一条小山路。2003年,宋德富和村里的党员群众搭上了当时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的政策顺风车,为村子修出了一条9公里长、3米宽的水泥路。从那时起,村里的农产品开始走出大山、走向城市。近10年来,洞源村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12.13万元提升到77.76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事农技工作久了,老宋越发感到农业的出路在科技,科技落地还得靠示范推广。这么多年以来,他面向近5万农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还用自己承包的10亩示范地,为村民直观展示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艺。其中,“粉碎桑枝条栽培黑木耳”项目还成了淳安县继蚕桑果竹之后第五个“亿元产业”。

“以后村民遇到困难,我也会第一时间帮忙想办法。”还有几个月,老宋就要退休了。他说,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坚守下去,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

组合拳做精“竹文章”

“小竹笛”吹响共富曲

提起余杭区中泰街道的紫荆村,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竹笛之乡。小小的竹笛要如何转化为实在的经济效益,带动山沟沟里的紫荆村成功突围?此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鲍明远拉着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们通过一次大讨论,定下了打品牌、拓销路、“做出圈”的目标。

具体的做法有,成立“强村公司”整合运营、注册“中泰竹笛”公共品牌、给小竹笛定标准立规范、在共富工坊开设直播间等。“事实证明,电商化带来了流量,规范化与品牌化又增添了后劲。一套组合拳下来,竹笛销量和集体经济双‘丰收’,村民们尝到了转型致富的‘甜头’。”鲍明远说。

产业“触电”的成功,也为持续做精“竹文章”、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带来了机遇。鲍明远表示,如今的紫荆村,不仅建起了竹笛博物馆,办起了竹笛音乐节,还与周边乡村互补互通、抱团发展,围绕“小竹笛”创造的机遇,串起了制笛、扩产、“音乐民宿”的竹笛产业链,村民的人均收入有了显著提升。

“在主题教育期间,我们用增厚的‘家底’给村里添置了停车场、篮球场、紫荆书院等公共服务场所,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鲍明远说,为了让远近乡邻都能享受到协同发展带来的实惠,村里正在打造“未来笛乡示范带”,准备与临安的上田村、花戏村商量共谋发展,带着大家吹响共富曲。

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

“空心村”变身“花园村”

2017年,在外创业打拼20多年的徐健,决定回到出生地桐庐县江南镇彰坞村,投身家乡建设。当选彰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只要是对村民有利的,就坚决干下去”“要问过大家的意见”,就成了他的行动准则。

徐健的工作思路是,以全域土地整治为突破口拆旧换新,再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调动乡贤力量,引入文旅项目,帮助村子华丽转身,逐步扫除发展障碍。

他带领村两委干部上门走访,全面收集村民需求,以华家塘区块旧村改造项目为起点,将曾经的“空心村”改造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有了彰坞村的示范效应,江南镇有序推进宅基地有机更新,将“彰坞”模式进一步延伸,全面提升了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

拆改腾出的发展空间,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支撑。“比如去年底村里的杭州天子岗传麒高中项目,从小学到高中提供700个学位,今年9月就要迎来第一批学生了。这是村里的大事,也是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取得的切实成效。”徐健说。

在徐健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缺啥补啥”的彰坞村,已建成生态桃园、生态停车场、天子绿道、主题公园、交通环线等硬件设施,打造了彰坞村生态激情漂流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7年的5万元提升至2023年的超300万元,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坚实。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马梦妍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