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包陪庆、曹其镛等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这不仅是对广大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极大鼓舞,也是对浙籍海内外人士的极大鼓舞,为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封重要回信所饱含的深情、寄予的期望,为浙江大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20多年来,浙江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从“地瓜理论”孕育出“地瓜经济”,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推动开放平台提能升级,构建起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根深助长叶茂,藤广反哺根硕。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浙江经济正是在这种良性环境中,变得更具韧性、活力和竞争力,在全球舞台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高水平走出去
浙江有600多万浙商纵横国内,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他们就像地瓜的藤蔓向世界各地延伸,汲取着阳光、雨露和养分。
在墨西哥北部工业重镇蒙特雷市,穿城而过的85号公路联通墨西哥和美国,承载着约80%的美墨货运贸易。这条“大动脉”上,越来越多的卡车运送着浙江海外工厂生产的产品。
2015年10月,浙江企业华立集团在公路附近拿下8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当地首个中国工业园区。这些年,顾家家居、拓普集团、中源家居等浙江龙头企业纷纷入驻,赢得更多客户、更大订单,有的外商一个单品就下了1亿元订单;也有一些外省龙头企业借助浙江“商船”,在这个工业园拿地建厂,还吸引了不少国际客商前来考察。
圣奥科技,正是出海大军中的一员。今年5月,圣奥的首个海外基地在墨西哥正式投产运营。在董事长倪良正看来,走出去、国际化,是浙江企业必然的选择,通过与全球顶级企业竞争,能够学习到丰富的经营经验,也能通过这些经验更好地服务客户。
走出去,不仅是浙江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承载着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认为,浙江的“地瓜经济”经历过多次进化。过去,浙江企业是简单的成本驱动,受限于当时省内资源稀缺、发展空间不足,通过汲取外部资源谋求发展;如今,更多的是跟着市场走,避免个别国家的贸易壁垒,更好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在全世界进行生产力布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浙江企业出海的方式不断嬗变。
日前,来自浙江的一批电动工具抵达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脉链五金工厂店。在贴着哈萨克语“脉链”店名和“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标志的店招下,店主卡纳特喜上眉梢:“自从加盟脉链五金工厂店,价廉物美的中国货,让我们的年利润增长了32%。”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永康企业订单减少。为扭转这一局面,当地政府打造了“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做跨境电商,补足当地企业缺乏品牌、不擅长营销的短板,延伸“地瓜经济”的“藤蔓”,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厂在永康,店开全球。”负责该区域公共品牌的负责人表示,短短一年间,就在全球开出了3万多家海外店。
数字化赋能,让“地瓜”藤蔓加速生长。要在广袤的全球市场找到下一条增长曲线,跨境电商无疑是最便捷的通路,习惯“走出去”的浙江人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在韩国,正刮起一股“海淘中国”风。相较本土电商平台Gmarket和Coupang,中国丰富的产品供给力、极致性价比和物流效率,让韩国消费者“用脚投票”,把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送上了购物类App下载榜首。
“世界超市”义乌也在展现数字化外贸新能力。义乌久昌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毕付侠接到孟加拉国客户的订单邮件,业务员在中国小商品城Chinagoods线上平台“采购宝”里发布询单信息,不出两日就完成了交易。“采购宝”不光能撮合订单,应用场景还贯穿采购、验货、装柜出货、智能报关等整个出口链条。
近5年,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增长8倍,其中出口增长41.6倍。在此基础上,浙江还大力发展海外仓这一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助力中国卖家打通出海“最后一公里”。如今,海外仓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除了发挥传统仓储基本功能外,宁波有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聪明的海外仓”、义乌有“前展后仓”、余杭有“包裹必达”,让海外仓成为具备多重功能、提供综合服务的智能化仓库。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其中,浙江拥有全国约三分之一数量的海外仓,面积占总建设规模的四成。
高质量引回来
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有人发布最新招商政策,有人传递海外投资机会,有人分享最新合作意向……温州鹿城区组建的“地瓜经济使者”工作群,总是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
作为全省重点侨乡,鹿城有海外华侨8.87万人,分布在133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为了盘活侨资源,鹿城区开启了一项“藤蔓全球”计划,筛选有一定影响力、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侨商代表,聘任其为“地瓜经济使者”,助力内外资源的衔接和盘活。没想到,这个工作群上线没多久,真为当地企业带来了上千万元的订单。
这些年,情系桑梓的故事不断在浙江大地上演——
在慈溪,一批在外企业家创办的上市公司回乡投资兴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动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发展;
在青田,一批侨商返回家乡,开出300余家咖啡店,遍布乡镇、民宿和山庄。咖啡这一舶来品,演变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链,培训、文创等业态接连涌现;
在永嘉,海外永嘉籍人士促成当地政务考察团和商务考察团10余个,协助永嘉县政府与俄罗斯二手车出口业务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跨部门协作促成永嘉杨梅出口订单首发和山茶油出口韩国。
当下,一批批侨商踏上回乡路,积极投身祖国的发展建设事业,用实际行动印证着这份对故乡剪不断的思绪。“我们从海外回国投资创业,就是希望能为家乡招引更多海外资本、高端人才、先进技术。”浙江省侨商会青委会副主席李选坦言,浙江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措施,为他们提供了最优渥的发展土壤,这其实是一种双向赋能。
高质量引回来,不是只为了侨商资源和项目,而是在招引过程中,让开放的步伐越迈越大,开放的视野越打越开,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产要素。
2023年10月,零跑汽车和斯泰兰蒂斯集团宣布,斯泰兰蒂斯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这是外资车企以参股形式与国内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的典型案例。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零跑汽车的国际知名度,也为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并非个例。2023年,浙江制造业外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高质量“引进来”的亮点之一。据统计,当年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达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5.8%,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45%。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浙江制造业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外资企业对浙江产业升级前景的坚定信心。
与此同时,选择浙江的外资企业正流行一个新动作:带着“朋友圈”来。去年2月,日本电产理德新建工程在嘉兴开工投产,将年产1000台新能源汽车驱动检测设备。部分设备的下游用户就在2公里外——日本电产汽车马达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旗舰工厂。
布局工厂,不仅带来链式发展,也惠及本土企业。由平湖经开区牵线,民企浙江德福精密驱动制造有限公司开始为日本电产供货联接组。链主企业的带动与本土企业的成长,共同造就了浙江日臻完善的产业链。浙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深深嵌入全球产业链中。
这种信任还在不断升华。记者发现了正萌芽的新趋势:相对于以往单纯布局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把核心研发环节放在浙江。
此前,丹佛斯带着“海盐制造”的新品亮相进博会。“这款‘磁悬浮离心压缩机’能大大降低工业和家用空调设备的能耗。从前,全球只有一个国家掌握技术,但现在,海盐工厂已经能独立完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部环节了。”该企业负责人说,这款产品是中国员工的研究成果,标志着丹佛斯“本土研发”战略的成功。
抓住机遇,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实现资源要素双向流动。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下,浙江“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要义所在——藤蔓生长之时,不断壮大块茎。
厚植开放优势
毋庸置疑,“地瓜经济”的根茎生长得越好,藤蔓就能延伸得越远。提升开放能级、厚植开放优势,是壮大“地瓜经济”根茎的重要突破口。
最近,上海期货交易所与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共同研发的舟山价格窗口(POZZ)系统成交功能正式上线。以前,企业通过报价程序进行报价,并不对外公开,浙油中心编制形成“舟山价格”对外发布;有了POZZ系统,销售和采购价格信息公开透明,“舟山价格”变得更具公信力。
从不产一滴油,到出台“舟山价格”,浙江在油气产业发展中一路高歌猛进,这正是“地瓜经济”在当下的一种创新实践——通过制度型开放,将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
首创、首单、首个……各种制度天花板不断被打破,浙江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聚焦新能源汽车“出海”,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联动海关、海事、边检、公安、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采用集装箱出口“一站式”配合“前置查验、批量验放”监管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开辟“绿色通道”;
针对“一船两引”问题,当一艘国际航行船舶跨越宁波、舟山水域时,需要中途更换引航员,如今只需要派一名引航员为其引航;
围绕涉外海事纠纷,宁波海事法院充分发挥涉外海事审判职能作用,设立涉外海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推进涉外纠纷调解、仲裁、诉讼“三位一体”多元化快速处理,助力国际航运能级提升。
“浙江的开放型经济具有由内而外、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民间联动发展的特点。光靠企业努力肯定不够,还需要政府之手‘破壁’。”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口岸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对此,今年3月,浙江省商务厅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若干意见》,从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支持贸易无纸化、加快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领域开放、探索推进跨境数据流动、优化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30条措施,加快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是对外开放的“软件”,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硬件”。
前不久,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是大型船舶进出宁波舟山港的重要门户。扩建后,该航道拓宽约50米、增深约1米,可满足30万吨级油船和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等要求,大幅提升宁波舟山港通航效率。
这两年,浙江把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作为三个“一号工程”的重要抓手,在重点基础设施、重大集疏运项目、航运服务业等方面跑出加速度。尤其今年上半年,73个强港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3%,超时间进度13个百分点。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经济本身就是开放型经济,要充分发挥这个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空间,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不仅如此。东向广阔大海,西拓欧亚大陆,一条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承载了浙江经济腾飞的梦想,“地瓜经济”触达世界的新通道不断被打开。
去年12月31日,甬金铁路历经7年建设期,宣布正式通车,连接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和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前者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后者多年蝉联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这条铁路打通了两者之间的“血脉经络”。
今年5月8日,“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行十周年纪念号列车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车,载着70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奔向中国义乌。10年间,这条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从最初的小商品,拓展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配件、医疗器械等产品,运营线路已经拓展到24条,累计往返运行超10000列。
“新发展阶段,‘地瓜经济’的涵义更为丰富,要处理好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这对关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研究员杨长湧认为,浙江要打造成一个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重要枢纽,必须放大开放格局、提升开放能级、塑强开放优势,这样民营企业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地瓜”藤蔓才能越伸越长。
不难发现,世界经济浪潮之中,浙江“地瓜”一路前行、一路进击,已成为浙江开放之路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