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兴企业突破光伏玻璃制造工艺难题 一块砖的升级之路
发布时间:2025-06-13 09:17:41

浙江日报讯 (记者 拜喆喆) 配料、浇筑、修坯、阴干,在1500℃的高温中窑变出最佳的质感,再嵌入加热元件。这块“砖”的旅程还没结束。接着,它被研发人员放上试验台,通电加热到900度,发出橙色的光,一直持续到寿命终结。

这块“砖”,是长兴企业浙江荣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产品——带有电热温控系统的挡边砖。近日,荣星开发的“首套挡边砖电热温控系统”拿到了国家专利,这是光伏玻璃制造工艺中的一次突破性变革。

挡边砖是制造光伏玻璃时必不可少的部件。单片砖,市场价格就高达上万元人民币。这次荣星推出的新产品,单价更翻了数倍。为何一块“砖”能卖出如此高价?

原来,挡边砖的用途是阻挡生产光伏玻璃时两侧的玻璃液,防止溢出。保持高温是成形的必要条件,因此,阻挡玻璃液的挡边砖,不仅要耐高温,更要降温慢,防止玻璃边缘烧制不到位。传统产品无法实现保温,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耗,还带来了质量风险,影响成品率。每年,生产企业由此产生的成本损耗高达55万至125万元。

为攻克痛点,荣星在寻找保温性能更好的挡边砖上下了许多功夫,却始终没有理想的新材料。电热元件的加入,是实验室中的灵光乍现——“没办法保温,能不能用加热来补足?”挡边砖电热自控系统选用的加热元件,具有快速升温的特性,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设定温度,系统还能根据设定温度自动调节功率,彻底改变了当下的生产模式。

去年,荣星推出了3.5代挡边砖,不同于传统钢制挡边砖,荣星的产品采用了“钢+砖”的材料组合,保温性能更好。“原本只是一小部分客户的需求,利润微薄,但考虑到长久的客户维护,我们进行了研发。”令技术总监李茂刚没想到的是,越来越多顾客提出购买新产品,短短半年,3.5代产品就在行业内实现了整体替代。

如今,荣星的主导产品唇砖已经占领市场超九成份额,覆盖全球光伏玻璃产业,拥有专利30多项。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拜喆喆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