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半年我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处历史较高水平 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支持我省经济向新向好
发布时间:2025-08-01 08:18:33

浙江日报讯 (记者 吉文磊) 记者日前从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省积极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落地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向新向好。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25.34万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9万亿元,占全国增量的8.3%,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一揽子货币政策执行有力,更多低成本资金惠及实体经济。5月15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全省金融机构资金1010亿元,约占全国的10%;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6月全省企业贷款利率、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同比下降36个、48个基点,均为历史低位。

积极落实结构型政策,强化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比如用足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单设“三个200亿”专项额度,带动金融机构发放外贸、消费、科创三大领域贷款超20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00万户;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作机制,截至6月末,全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审核通过金额居全国第二,科技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

为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绿色低碳发展,我省积极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一季度末,支持工具引导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791.2亿元,支持企业1103家,带动碳减排约1145.8万吨。同时深化湖州、衢州绿色金融改革,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试点,持续推进纺织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转型金融实践,目前,全省已累计落地转型贷款超70亿元。

上半年,我省继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工作,助推稳外贸稳外资。如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银行纳入试点,支持银行聚焦绿色低碳、普惠科创、乡村振兴等重点改革领域,通过优化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审核方式,便利更多优质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截至6月末,全省共备案试点银行44家,优质企业6263家,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207万笔、3001亿美元;又如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跨国公司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今年上半年,全省9家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企业实现跨境收支达51亿美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吉文磊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