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香港《亚洲周刊》3月20日(提前出版)一期刊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密码解读 十大优势换道超车超越美国》,作者为黄杰。文章内容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国两会的关键词,但它的内涵为何?与美国式的现代化又有何分别?
过去百年,中国曾经仰望美国,认为美国的发展是中国“理想的彼岸”。但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
中国发展突破了美国模式,另辟蹊径,换道超车。哈佛大学阿什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的调查发现,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高达九成多,人民对于未来充满乐观。而反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逾六成美国民众对国家未来感到悲观,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式现代化的十大特色,也是中国的十大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期许,同时也响应历史的呼唤,结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中共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阶段继续坚持符合国情的发展路径的总体论述。以下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十点优势的综述。
1.建构高质量发展体系,攀登高附加值产业链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中国不再只是依靠劳动密集与低薪,而是往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发展,建设高科技、高质量、高开放程度、技术完整自主的创新型工业体系。
中国拒绝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自己的产业升级发展路径,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新一代的工业化,在清洁能源、核能、电动车、新型交通、船舶、装备制造、电子、通信、新材料、物流体系、太空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产业等领域,成为拥有自主技术的创新型工业化强国。
2.建设先进基建,物联网接通全国经济
过去十年,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在传统基建以及新型基建领域获得重要成就,也打造了高科技智能物联网、能源和通信体系。
3.重视经济正义,共同富裕及乡村振兴
在中国式现代化之下,市场经济与国家计划经济相结合,国家计划经济规模巨大,能够实行自由市场所做不到的再分配和因势利导的刺激和扶持政策。中国政府动员大量人力到乡村,挨家挨户地考察居民收入状况,动用资金和创意为最贫穷的人增加收入,实现全民脱贫(极端贫穷),并且向着更进一步的经济正义,即共同富裕及乡村振兴的目标进发。
4.重视人才教育,实施科教兴国
要建构高科技工业体系,科学人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重点,对此中国领导人强调“科教兴国”。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理工科人才,他们将会加入新型产业体系。
5.倡导地域平等,凝聚国家认同感
以今年两会为例,中国体制的决策层构成,从设计上就不对某一地方倾斜,实现地域平等。国家推出不同的区域发展计划,把区域化变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如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让经济较好的地方拉动发展,实现一种较平均的模式。而恰恰是因为国家政策在总体上是兼顾和公平的,这同时让中国人对国家整体的认同感偏高。
6.党内自我纠错能力强,举国体制执行力高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的议会制民主从根本方向上就很不一样,在西方制度的设计中,由于反对党和执政党在选举上直接竞争,变成一场零和博弈的利益争夺。
中国的制度很不一样,政党之间的关系是合作,而制衡的方式是经过共同协商的过程。即使出现施政错误,实践中也有强大的改正能力,而且有一个自我修正错误的传统。
7.民生施政高效稳定,民众的安全感高
数据显示,中国民众安全感由2012年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8.自主开放知识体系,反思西方中心主义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些是知识界的当务之急。
除了马克思主义近年不断“中国化”,大量研究人员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版工作之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都出现了很多原创的研究和数据以及案例搜集。
9.对外不干预政策,获得国际信任
中国长期奉行外交上的不干预政策,真正为世界带来和平,并获得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信任。
伊朗问题长期被认为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在中国的斡旋下,竟然成功把世仇的沙特和伊朗拉到复交的路上,这是中国主张和平、得道多助的最佳例证。
10.实践多极主义,创造平等与稳定关系
中国通过多个合作机制,非常稳定地向世界上多个国家释出善意、资金、援助、技术,为它们建设基础设施,为它们创造发展的条件,这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认可。这和西方在很多地区制造的混乱、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多边协商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中国经济外循环的稳定性,不用只是依赖欧美市场,而是有更多选择,这也为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