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西宁市大通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积极推行“党建+就业创业暖心”服务模式,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就业惠民生,实现党建工作与就业服务的互促共赢。
坚持“党建+多方宣传”,拓宽就业政策知晓面
县人社局党组强化政策宣传,结合“一讲两稳三促”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联点村和结对帮扶户家中,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就业惠民政策等开展以“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为内容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采用当前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方便群众,推出“大通就业”微信公众号,设置政策解读、就业信息、法治阵地等模块,搭上西宁市最大就业信息平台“夏都人才网”“顺风车”,稳定就业新通道,让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就业政策,享受免费招工、免费求职等线上就业服务。
坚持“党建+公共就业服务”,提升转移就业能力
县人社局党组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一方面积极开展“13+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充分利用就业创业信息发布平台、“直播带岗”等平台,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2023年第一季度,开展各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7次,组织青海宜化等省内70家大中型企业、48家东西部劳务协作企业参与招聘,提供用工岗位6759个,参加活动6200余人次,达成意向性就业793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0.27亿元。另一方面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助力稳岗就业,建立完善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协调机制,推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网格化”管理,实施“点对点”包联服务,精准掌握重点企业的用工计划、招工进度、缺工工种等信息,形成企业需求台账,利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及时发布重点企业岗位信息,多渠道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截至目前,精准掌握青海宜化、中铝青海分公司等重点企业用工需求250个,技能培训需求50人次,推送企业用工信息3000余条。
坚持“党建+技能培训”,提升人才职业技能
县人社局党组全面落实《西宁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年初对脱贫户就业培训、培训意愿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培训方案,联合省内培训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挖掘机、电焊、烹饪等为主的短期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企业职工、重点群体和脱贫劳动力等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同时,督促县域企业,针对职工开展岗前、在岗和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岗位适应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57班次,累计培训2933人次,培训方向包括挖机操作员、叉车操作员、刺绣、农家菜烹饪等16个专业。通过订单式、项目制培训,培育出了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缓解我县就业结构性矛盾,满足我县技能型人才,推动全县高质量就业带来了显著成效。
坚持“党建+就业帮扶”,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为扎实开展“就业春风行动”,保障重点群体,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县人社局党组对全县20个乡镇22个社区(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划分为5个片区)开展入户调查统计工作,由党员带头,设置5名网格长组织工作队员展开调查统计。调查期间积极向群众介绍就业创业政策,并送上适配的就业岗位信息,帮助重点群体及时掌握信息,实现就近就业。同时,发挥“金保工程”信息系统作用,以高校毕业生实名制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获取、登记反馈、跟踪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信息,切实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扶持范围。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有针对性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截至目前,排查实名登记应届高校毕业生1292名,实现就业1105名,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就业率达85.5%。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援助力度,加大各类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实施扶创业促就业思路,多渠道转移就业,不断提升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稳步推动我县就业创业工作。”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