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生态日益完善 科创要素不断聚集 杭州交出创新创业高分答卷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10-13 15:48   

在杭州,不管是一条街,还是一个小园区,都可能有很多高新企业扎堆。一个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可能就隐藏着某个行业专家主导的产值超10亿的高新企业,酝酿着一个产业发展的高潮。

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创业者和高层次人才支撑起双创根基,保障着杭城创业创新活力的持续激发。一个个项目在此落地、生根、发芽、成长,枝繁叶茂。

而随着杭州双创生态不断优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一日千里,在这座创新之城、圆梦之城,创业创新正呈现前所未有的燎原之势,一幅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钱塘大地徐徐展开。

潮聚钱塘、引才筑梦

阳光雨露富集全球人才

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是创业者心目中的“东方硅谷”。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集中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与高成长、独角兽、领军型企业共同成就了一片创新热土。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是杭州人才工作的座右铭。多年来,杭州从制度顶层设计到配套保障措施,从大环境营造到个性化服务,在人才工作方面全方位作出探索创新。

2015年,杭州推出颇具吸引力的“人才新政27条”;2016年,杭州出台人才“若干意见22条”短短一年吸引近200万人才。通过实施“一事一议”政策,成功引进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陈十一等著名科学家。

钱塘江畔,群贤毕至。为人才走进杭州搭建舞台,“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创客天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海外引才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13年。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面向世界、广纳贤才,为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深度融合搭建合作平台,已成为浙江省和杭州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累计吸引58个国家(地区)5970名海外人才携5900多个项目来杭参会,累计签约项目近2000个,签约金额超380亿元。

海纳百川,不拒先试先行。为人才留在杭州创造环境,杭州先后制定“人才新政27条”“人才发展若干意见22条”“人才国际化意见”“人才生态37条”“创新创业新天堂实施意见”,围绕人才管理、评价、激励、流动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分类评价,不断探索完善以业绩、贡献、创造价值为评价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三定三评”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新模式。2022年以来,杭州探索授权用人单位自主评价,首批授权1.26万名。

此心安处是吾乡。十年来,杭州率先提出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城市,为人才生根杭州提供雨露,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改革,创新推出“人才码”,多跨协同23个部门,打造掌上人才服务综合体。推出“杭帮彩”人才服务机制,形成热线服务、云上服务、智能服务、窗口服务、结对服务、技术服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既为人才来杭创新创业提供全要素保障,又为人才家庭解决“关键小事”。目前领取杭州人才码的人才数突破100万名,累计服务922.6万人次,人才服务满意率99.81%。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2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杭州在新发职位量、求职者投递人数和人才薪资方面均居第一。同时,有关部门统计,2021年末,杭州人口突破1220万,净流入人口占全省三分之一。杭州“弯道超车”,成为浙江首个、长三角第三个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城市。

近年来,杭州以更多信任、更大宽容、更广空间、更好支持,为来自全球的青年人才提供追逐梦想、人生出彩的成长舞台。杭州持续升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等黄金人才政策,实施青年博士后倍增计划,支持青年人才担当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负责人。各项大学生政策如生活补贴、租房补贴、青年礼包等政策备受青年人才关注,解决了新来杭大学生在生活、租房、出行方面的迫切需要。2020年以来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累计超120万。

高能级科创平台聚集

高水平科创成果不断涌现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杭州是一片具有“科创基因”的热土,这里有“天堂硅谷”之称的杭州高新区(滨江),也有浙江经济创新发展的一大引擎城西科创大走廊,是数万创业者“梦开始的地方”。

上个月,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公布,杭州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继续攀升,首次进入全球前20,跃居第14位,创历史最好排名。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杭州多年以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十年前这里更多是一片片稻田,十年之后这里遍地是人才。2016年以来,全力推进一批标志性科创平台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之地初步建成。

重点实验室和高效科研院所,是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这里多层次新型实验室体系逐渐形成,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江、良渚、西湖、湖畔)全部落户在此,聚集了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阿里达摩院等61家科研院所,19家院士工作站和22家博士后工作站。

不止实验室,杭州还有更多聚焦基础和前沿领域的重大创新载体,浙江大学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项目完成全部桩基工程,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等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

其中,之江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一批国之重器建设成效显著,在智能芯片、人工智能医疗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衡量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国高企”)数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

如今,杭州R&D经费支出占比超3.6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省会城市第一。2022年1-7月,杭州借助市场主体拉动、龙头企业带动、科研机构发力等优势,实现技术交易额609亿元,同比增长82%,继续位居浙江全省第一。

无论是站在全省、全国,还是全球范围来看,杭州科技创新都展现出强劲势头,在高层次人才和新型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企业科创平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撑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生态正在这里形成。

下一步,杭州市将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打造全国颠覆性技术转移先行地、全国首个概念验证之都、国内外有影响的技术交易中心,力争2026年技术交易额与新产品产值总和超10000亿元,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钟一菲 颉月娇  编辑:许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