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从谋生到谋艺 一条“金龙鱼”背后的共富思维
发布时间:2022-04-07 14:58:57

洪成松花了四个月时间,日月兼程,终于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二件艺术作品——用当地毛竹编织成的一条“金龙鱼”,寓意着富贵吉祥,被陈列在萧山河上店景区非遗馆内。

在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时代叙事背景下,称它为“共富鱼”或许更确切些。这条鱼通体长近四米,宽一米有余,足足用了500公斤竹子,鱼肚子里还有彩灯,可以想象夜空里它的璀璨。

今年75岁的洪成松14岁就入行做竹制品,竹篾席、竹篮、竹畚箕……靠这一门“竹”功夫,谋了一辈子的生。“不做竹篾竹篮子,还能做什么?”河上镇是萧山区唯一一个美丽乡村全覆盖的乡镇,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做好美丽乡村后半篇文章,即乡村共富,洪成松想到了河上板龙。

河上是浙江省民间艺术文化之乡,河上龙灯胜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洪成松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用3000多根竹条制成一条“竹龙”,与他的“共富鱼”一般大小。在大众印象里,龙比鱼的形象要“繁杂”得多,但编织起来,“竹龙”却更省时间。

伟民村党总支书记朱盈剑的答疑让人豁然开朗,“板龙的形象在河上老百姓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一鳞一片,一须一尾,都是情。相比它,对老匠人来说,‘共富鱼’要陌生得多,得摸索段时间。”

是的,文化的“根深蒂固”更令人“感动”。当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走进“河上店”景区,看到这条“竹龙”时就感叹眼泪都要流下来,“民俗与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透过河上龙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和中国乡村的浪漫。”

而慕名而来的,还有浙江嘉兴一酒店,花6万元向洪成松定制了一条“竹龙”。外加2.5万元的“金龙鱼”,洪老半年时间就收“艺”近10万元。

从“谋生”到“谋艺”,洪成松不是河上的唯一“变量”。老人所在的伟民村,是河上店景区所在地,全村有80多个姓,绝大多数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从省内各地迁过来做生意的匠人,竹篾匠、打铁匠……各个“派别”的匠人、老艺人一代代将“老手艺”传承下来,洪成松便是这“工匠潮”中的普通一“粟”。

但正是这一“粟”,开始唤醒乡村共富的“文化力量”。现在,河上镇和伟民村合力,计划盘活河上店景区里的“老屋”“老铺”等老资源,将其打造为匠人们的展示窗口,重现往日繁华,让“匠人小镇”名副其实。

不过,重现不等于重复。因为,匠人们手中的竹篾将变成竹龙、共富鱼,铁锹变成铁器艺术品……在新旧交融中碰撞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希望通过因地制宜挖掘文化基因,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个村带动一大片,形成一盏灯到满天星的乡村共富新格局。”河上镇负责人表示。

当下,这种“因地制宜”与“独特韵味”正引来更多游客、创客,乡村开始变得“车水马龙”。这不,伟民村清清物业公司成立了,还承接起河上店景区的物业管理运营工作,而村民毋庸置疑是物业公司的“主角”。“每年基本工资3.6万元,年底还有奖金。这要比河上镇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还要高,而我们村的集体收入也比往年翻了好几倍。”朱盈剑滔滔不绝讲述着伟民村的“共富大计”,村里两幢空置房要打造人才公寓,160亩粮食功能区将引入高标准农业示范项目……

这不失为乡村共富的“捷径”,通过文化+,河上镇一个个村落开始找到“诗与远方”,这便是乡村的“文化共富”。而浪漫的中国乡村、浪漫的中国农民,正做着“浪漫的事”,也在书写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共富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方亮 萧山微融圈 王军良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