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山东省朱村:干群同心 老区新貌——弘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沂蒙精神
发布时间:2022-04-16 08:34:53

image.png

光明网讯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光明网主创,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支持,相关地方宣传部门协助,制作推出《我们的村庄(第二期)》网络音视频节目,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主线,以村庄为主题,以经典文艺作品为切入点,深入革命精神发源地,挖掘革命精神传承的当代故事,展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进程中村庄发展的可喜成绩,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1973年,芭蕾舞剧《沂蒙颂》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首演,怀抱婴儿的英嫂,用自己乳汁救下解放军伤员的故事,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作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地区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沂蒙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和大量牺牲,塑造了宝贵的沂蒙精神。

走出战场硝烟的沂蒙地区,军民鱼水情深,凝结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凝聚起推动新时代沂蒙老区发展建设的磅礴伟力。如果说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那朱村就是这片沃土上名副其实的“红”村。朱村位于临沭县西南部的曹庄镇,西倚岌山,东傍沭河古道。

1944年除夕,日伪军突袭朱村,八路军一一五师老四团“钢八连”官兵闻讯赶到,浴血奋战,保卫了朱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打那时起,每年大年初一,朱村的乡亲们都要把过年的第一碗饺子敬奉在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前,祭奠牺牲在这里的24位八路军战士。“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情谊始终深深根植在一辈又一辈的朱村村民心中。

新中国成立前,沂沭河的洪水顺流而下,肆虐鲁南苏北,流域群众深受其害。新中国成立后,听党话、跟党走的朱村人民秉持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为了积极支持国家建设,随即配合规模浩大的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开始迁屋献田,50多年间,朱村平地挖出了两条河,堆起了五道堰,配合工程建设征用土地3000多亩。基于对党的感恩之情,朱村群众捐出土地,换来了沭河下游的长期安澜。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支援人民军队对敌作战;到改革开放时期,从“舟车不通”到“物流天下”的华丽转变,一代又一代朱村村民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新时代的朱村,依然将开拓奋进、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融入村庄的建设发展。

多年来,朱村不遗余力的开展沂蒙精神传承工作,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支前馆、民俗馆、村史馆、治淮馆等红色场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乡村客栈等建筑即将投入运营。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不仅需要以红色文化引领思想,也需要用特色产业拉动经济。

柳编是朱村的手工艺品,目前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位于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核心区的欧拉现代农业文创旅游示范中心,由临沂欧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旨在以柳编制品加工为中心,打造农业文旅融合示范点。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朱村的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建设幸福宜居的新时代朱村。村两委干部积极探索致富新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建设“朱村商业广场”,带领村民熟悉掌握网络电商经营模式,利用网络手段大力推销特色网红农产品,通过这些措施,推动朱村经济不断向好发展。

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党群军民的鱼水之情在这里不断升华,开拓奋进的沂蒙精神在这里传承发扬,朱村,作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村庄,正在沂蒙精神的激励影响下砥砺奋进,创造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幸福生活。

来源:光明网   作者:   编辑:管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