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科技创廊,崛起城西,逐梦未来。
昨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推进会在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会议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发展战略规划》(下称《战略规划》)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业、人才、科技专项政策。
文件干货满满——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规划目标、空间格局、发展策略、实施意见等清晰可见,面向世界、引领未来、带动全省、服务全国的创新策源地和高水平现代化引领示范区,未来可期。
自2016年启建以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对标美国硅谷,还有不小差距。杭州将举全市之力,推动大走廊融合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级,使大走廊成为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中坚力量,成为“硅谷天堂”创新高地的战略制高点。
八个融合
着眼高质量融合发展
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着眼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大走廊科创发展的“核动力源”。
概括起来就是“八个融合”和“四个强化”。即体制架构融合、重大规划融合、创新资源融合、产业发展融合、审批服务融合、资源要素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基础设施融合,以及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整体智治、强化示范带动、强化督查考核。
以创新资源融合为例,将通过强化大走廊管委会统筹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重大创新载体规划布局招引,推动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创新资源融合,将使大走廊在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更多突破。
在产业发展融合方面,大走廊管委会将统筹区域内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牵头制定三城统一招商政策,树立统一招商品牌,着力围绕“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在审批服务融合方面,市区两级部门要充分放权,借力数字化改革,真正实现“办事不出大走廊”;在资源要素融合方面,明确要保障大走廊必要的发展空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大走廊科技创新工作。此外,还将加大基金、债券、用能支持。
233平方公里
划定重点发展核心区
大走廊肩负“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核心使命。到2025年,产业增加值预计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研发机构与平台达到50家,人才总量超过70万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
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重要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示范区。
新的使命,新的期待,大走廊在空间布局上也有新的规划布局。据《战略规划》,大走廊划定23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核心区,在空间格局上坚持科创集群、城市功能、生活体系、生态系统、人文空间一体化布局,形成“一心聚力、两轴提升、七圈驱动、全域风景”的空间格局。
具体而言,“一心聚力”,即聚合创新动力,打造科创型城市级中心,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两轴提升”,即提升东西科创发展主廊道,打造展现创新活力、形象魅力主轴。提升南北人文科创轴,打造融合山水人文、科技创新于一体的拓展轴;“七圈驱动”,即布局未来科技城、环浙大、环南湖等7个创新圈,形成功能混合、职住平衡的创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全域风景”,即以湿地湖链、清风绿楔为骨架,塑造生态入城、内外渗透的全域风景体系,彰显在风景中创新的城西气质。
创新引领
打造更高质量大走廊
在发展策略上,大走廊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更高质量的活力走廊。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三大科创高地”,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重点布局“七圈多平台”创新产业空间,集群化推进实验室体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批标志性科研平台。另一方面,打造万亿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形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先进材料等若干重量级未来产业,形成“123X”现代产业体系,让大走廊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依然要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更富魅力的风景走廊。据《战略规划》,大走廊实施“湿地湖链、创新趣街、共享客厅”规划策略,以西溪湿地、和睦水乡、南湖、青山湖为核心,布局一条连续贯通的湿地湖链风景路,促进魅力风景与创新活动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此外,还将坚持人民至上,打造更具品质的宜居走廊。将规划建设“双芯辉映”的科创型城市级中心,规划建设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的科创商务空间。未来五年,将着力推进建设80所以上学校、9000套以上人才租赁住房。“而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大走廊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构建多元智治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以数字化提高现代治理效能,打造更加高效的智慧走廊。”市规划和资源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