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建设现代化基本单元萧山打造高质量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2-05-20 11:28:07

杭州市萧山区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试点,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未来社区和共富村、共富带试点数量均居省市第一。同时,作为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考察点,“萧山经验、萧山模式、萧山路径”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并面向全省推广。在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萧山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底气”?记者近日来到萧山区进行了调查采访。

数智赋能美好生活,未来乡村与未来社区“多点开花”

走进瓜沥镇梅林村,一排造型时尚别致的房屋引人注目,这就是梅林村的“美好生活中心”。这里不仅有电影院、24小时乡村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还有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村级青少年分宫等,俨然一个民生综合体,也是如今梅林村最热闹的地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来这里,平时还会举办文化沙龙、少儿读书会等很多活动,老人来看病拿药也很方便。”村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在数字化的加持下,如今村民的生活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在家测量血压,数据会实时上传到云端,家庭医生可观测老人的健康数据,及时做出诊断。家里小狗走丢了,一键发布,即可让所有村民帮忙寻找。

自发布全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以来,梅林村按照“5+25+X”的架构,从经济富裕、服务优质、文化先进、生态宜居、社会和谐五个维度,通过数字化运用,实现了对村庄共富的全面态势监测与可视化分析。基于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的主线,打造了“6+8+1+X”的梅林数字驾驶舱,将智慧服务端延伸覆盖,让村民们率先过上了数字生活,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我们认为的未来村庄,是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以数字乡村为手段,建成的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是乡村振兴的3.0版本。”梅林村党委第一书记王东炜满怀信心地说,未来,智慧门牌、智慧老年食堂、智慧医疗站、智慧公交、数字图书馆、乡村公园等一批改变乡村生活方式的新事物都将一一在梅林村落地。

近年来,萧山区通过数智赋能,系统规划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乡村产业、乡村运营等多跨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未来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实现乡村设施共建、资源共用、产业共兴、文化共融、服务共享、区域共治。

进化镇欢潭村充分挖掘整合当地的文化习俗、人文风情、文化古迹等优势文旅资源,开发“进心乐游”场景,突出“数字景区”打造,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欢潭。衙前镇凤凰村投入村集体收入的三分之一建立“331”村级保障体系,米油气三免,生活、医疗、养老三保障,每年进行股东分红。目前,正以智慧康养为特色,实时监测、收集、共享居民健康数据,开展分级健康管理。

据了解,萧山已累计启动省级未来乡村5个,市级未来乡村19个。根据《萧山区未来乡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萧山区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萧山将逐步建立未来乡村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渗透“数字化、生态化、集成化”等创新元素,嵌入共创共富机制,植入新兴产业,培育乡创人才,探索走出一条富民强村和乡村共富的新路子。

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是萧山区创建未来社区的初衷之一。

“以前想要进行户外运动总是不太方便,以后家门口就有跑道、羽毛球场、篮球场,还有小程序积累积分,终于能开始户外健身了。”家住宁围街道振宁未来社区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运动系”青年,社区“健康运动”的理念深得他心。

周先生提到的,正是振宁未来社区总长520米的宁聚智慧跑道,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宁·未来”不仅可实时显示跑步者运动指标、排名等,还可以实现一键预约场地、积分兑换、活动报名等多项功能,给居民带来全新运动体验,构建“线上+线下”的独特公园生态。

在市民公园、足球公园的基础上,振宁未来社区结合“未来公园社区”的总体定位,进行市民公园微改造,补充宁聚未来公园、宁聚篮球公园、宁聚网羽公园,让“公园社区”成为社区独树一帜的特色亮点。

在振宁未来社区,比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一站式生活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温暖和睦的社区氛围。整合存量空间升级改建的“宁聚邻里中心”,覆盖居民议事厅等功能,实现治理和邻里的多跨场景组合,通过宁宴、宁聚鲜市等多个维度,以21个社团为阵地,营造无界邻里场景。同时,振宁未来社区还以“宁聚蓝”治理平台为核心,为社区治理、运营管理进行数字化赋能。

截至目前,萧山区已有10个省、市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形成了“省级试点、省级创建、市级创建”三级梯度格局。在建设过程中,将以数字化管理为抓手,以整合资源为保障,先试先用智慧服务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场景应用,构建高效协同机制,优化项目实施管理,将“数智萧山”的风采凝聚到每一个未来社区之中,真正实现社区整体智治和智慧生活。

浦南未来社区以“名镇复兴、多彩合院”为战略定位,将智慧服务与临浦特质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建设一体化数字生活场景;七彩未来社区将集成镇、村、户三级数字驾驶舱,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平安建设、浙沥人生数字公共服务等功能的集成应用;亚运未来社区将于赛后集中式布置运动中心,场馆内涵盖多种类球类运动场地及器械运动设施,为居民提供街坊式共享空间;潮都未来社区将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多村安置及邻里多元融合的混居型社区,以共商、共建、共治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幸福生活。

今年,萧山区将准确把握现代社区内涵特征,以未来社区理念推动5个老旧小区的连片改造、整体提升,打造更多群众真实可感的共富成果。

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蝶变

  这几天,河上镇东山村党委书记徐国栋忙得不可开交,村里的“精品民宿集群”项目即将进场施工,前来对接水电、燃气等具体事宜的各单位纷至沓来。

今年3月,该村与浙江海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总投资8000万,用地面积25亩,采取产权置换的方式,利用存量集体土地统一建造多层公寓进行农户安置,把回收的32栋闲置农房进行修缮,着力打造一个集休闲住宿、民俗体验、餐饮观光、亲子研学等场景于一体的全省精品民宿集群。

  “这个项目是一种村企共建的新型共富模式,项目土建及景观由村集体投资,装修及运营由合作方投资,资产则由村集体持有。”徐国栋告诉记者,海鸟商管需每年支付村集体保底100万元,同时对营收750万元以上部分按每年20%分红,并为本地村民提供优先就业机会。通过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形成“合作方运营越好,村集体收入越高,老百姓就业越多”的良性循环,让村集体、村民和运营投资商捆绑成为“互利共赢、和谐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此前,在完成土地预审、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河上镇并没有急于投入施工建设,而是通过精准招商,先“引凤”再“筑巢”。”河上镇党委书记王大林告诉记者,本着村集体“重资产”、运营方“轻资产”的合作方针,在于企业签订意向协议后,镇村项目专班根据运营需求提前调整主体建筑及景观设计方案,防止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两张皮”,甚至资产闲置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集体投资项目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运营方投资压力。

通过实践探索,河上镇已逐渐形成一条“营销前置、需求定制、消费下乡、变帮为伴”的强村富民新路径。通过“定向引凤”,牢固树立“先招商、再建设”的乡村发展理念,为下乡企业“量身定制”全流程个性化服务,提高效益附加值。与此同时,打破了传统的路径依赖,“一村一策”明确产业导向,引导以村村联办、村企联办等方式组建强村公司,拓展村集体经营性功能,进一步吸引乡贤和青年回归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民营企业的深度参与。在浦阳镇一片1000亩的农地上,传化共富乡村示范点建设已经启动,工程机械陆续进场。  目前,传化集团与浦阳镇18个村共建了强村公司,并在径游村、谢家村、安山村范围内试点,围绕蔬果、花卉、粮油三大产业,带动萧山南片乡村产业提升。“我们很快会在这片农地建设未来农场、乡村共富中心、农业科技创新园、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传化集团副总裁徐迅说,传化还将成立共富乡村基金,用于资助合作社、农户等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开展助老助学等公益事业。

 除了引导以村村联办、村企联办等方式组建强村公司,拓展村集体经营功能,萧山区还大力探索多元主体投资、专业团队运营、利益机制紧密的村庄经营新模式,发展田园文创、田园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临浦镇横一村采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养鸭棚改造而成的鸭棚咖啡馆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并把闲置的水渠、机耕路建设成为稻田观光小火车。此外,在百年古柿林成功招引星巴克、清昼茶院等品牌,其中,“研学中心”充分挖掘本地内容优势,已吸引研学团队近千人。通过引入旅游业态,使村集体月入30余万元,实现农业增产富、网红示范富和百姓创业富。

目前,河上镇众联村与杭州出版集团、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共同开发的“文创产业园”项目,正在协商设计方案。该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把全域土地整治产生的17亩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打造成为集仓储、展销、游览等内容于一体的乡村文创产业高地。项目建成后,营运方每年向村集体支付300万元租金,并设立定期增长机制。

  “用好民营企业这支生力军,乡村振兴就能步入‘快车道’。”萧山区发改局局长俞万昌介绍,按照“政企合力、市场运作、盈利反哺”原则,民营企业与村集体联建强村公司,通过产业带动、市场驱动,同时叠加社会公益,将发展理念、现代产业、社会力量等资源要素引入乡村,可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以分红等形式保障所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推动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

2021年,萧山区42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共实现总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经营性收入18.93亿元,同比增长12.5%。4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超1000万元。通过多维度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连续4年实现村集体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位数增长,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657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63:1。

今年底前,萧山区还将有超60个建制村(社)参与组建强村公司,通过民营企业联建、参与等形式引入各类资源要素,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毛越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