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临平边学边谋边干,启动实施“十大行动”、精心锻造“五大样板”,着力绘就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生态美、治理美“五美与共”的共富图景。坚持深度融杭与全面联沪同轨推进,实施“南融”“北创”“西优”等战略规划,启动乔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运河科创城两大建设,经开区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临平新城入选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坚持改革赋能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数字化改革赋能产业发展、夯实共富基础,“未来工厂”数量全省领先,GDP、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坚持城市提能与乡村振兴同步实施,入选首批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名单,深化大运河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全区村均经营性收入增长18%。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同等重视,开展“强村富农”三年行动,实施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玉架山遗址公园等标志工程。坚持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牵手红杉资本落地科创基金,会同省金服会共建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成立“共富基金”积极导入社会资本。
下一步,我们将对准省市赛道奋力奔跑,分阶段、择重点压茬推进共富建设,今年重点攻坚村(社)高质量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和低效工业园区整治三大行动,努力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临平区委书记 陈如根
又到五月枇杷飘香季。驱车沿着临平塘栖镇超丁村小龙线一路向东,满树金灿灿的枇杷果成了沿途独有的风景,而两边的农户们则高声叫卖着自家院里种植的枇杷,阵阵清甜的果香扑鼻而来,醉人心脾……
从枇杷里取到“致富经”,进而打造枇杷全产业链运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农户们眉眼间荡漾的笑意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个人的致富故事,更是临平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当前,临平正锚定“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发展目标,全力实施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努力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
创新要素集聚 开创经济发展新格局
提起临平区红丰路段,让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烟火气息浓厚的农贸市场:清晨滴着水珠的新鲜蔬果,以及一脸喜气提着嗓子叫卖的商贩……
而今,这条承载着居民生活“小确幸”的“老路”也将进一步提级升档,成为一条通往未来梦想的创新创业之路。近日,临平发布了《临平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2022年度重点赛道》文件,其中一条擘画了关于红丰路的华丽变身——临平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工业存量用地有机更新模式和路径,沿红丰路两侧布局创新创业“筑梦空间”,依托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研究院、浙大基础医院等创新载体,推动人才集聚,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
眼下,创新已成为了临平发展的关键词。为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临平正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以及大运河科创城三大平台为主阵地,全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时尚主导产业发展。
对拥有省级生物医药高新园区、艺尚小镇、工业互联网小镇等创新平台,以及集聚阿里云supET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的临平来说,智能制造活力四射的生动场景将为地区带来持续性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临平也同样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算力小镇聚焦芯片设计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构建产业生态集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推动城乡一体 迈入区域发展新阶段
“这个地方有个加号,我们可以继续添加图片……”晚上7点半,塘栖镇塘北村村民仲美英和母亲正学习着镇里统一安排的电商培训课程。此次课程通过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围绕枇杷这一特色产业增加村民的创收,临平还打造了融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年产值2.5亿元以上的枇杷全产业链,形成独特的枇杷经济、枇杷文化和枇杷生态,同时整合水乡旅游优势资源,打造塘栖枇杷生态观光旅游带。2021年塘栖枇杷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75.21万人次,同比增长32.04%,实现营业总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6.33%。
乡村振兴发展除了运用产业做“文章”,临平也在同步推动构建全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新机制。临平创设了全区产业平台、国有公司与镇街分片区结成战略合作模式,打通“城—镇—村、产—村—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通道。
2021年全区村均经营性收入达569.75万元,同比增长18.13%;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5元,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比1.58,收入比降幅全市前列。
综合能级提升 擘画未来发展新图景
来到邱山隧道北口与星光街交叉口西南角,你会邂逅一座绿意葱茏,溪水潺潺的美丽公园——邱山北园。该公园沿袭临平文化脉络,融入了休闲景观元素,成为了市民的又一休闲好去处。
类似于邱山北园这样的5个美丽口袋公园串联起了刚刚完工的星光街(望梅路-荷禹路),更串联起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结合老城区有机更新工作,临平打造的14个口袋公园散落老城角落,为市民们在方寸之间营造了诗意画境。
让老城区焕发生机,除了口袋公园的点缀,临平亦正用大刀阔斧的“画笔”描绘着美好家园的图景。自2021年以来,临平已完成2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涵盖南苑、临平、东湖等街道,改造面积约30.3万平方米。2022年,临平已将涉及到南苑街道、临平街道、塘栖镇3个镇街、6个片区的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优化居住环境,临平的智慧手段亮点频频。比如临平东湖街道在垃圾分类箱内置监控系统,全程进行数据跟踪,满仓就会自动提示,让生活垃圾的收纳处理更干净科学。
在推进旧改工作的同时,临平也在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杭海城际铁路的正式开通让临平的轨道网络“破壁出圈”、运溪高架的正式通车意味着临平和余杭两区正式开启“半小时交通圈”、地铁九号线的独立运营让临平山北人民也进入“地铁时代”……
文化赋能强劲 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近日,临平博物馆历时三年展陈改造,换羽归来,惊艳亮相在人们眼前。该馆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除了以玉琮造型为原型设计的西馆区外,此次还新增了以江南民居为主题元素的东馆区,该馆区特别融合了文创书店、休闲吧、水乡工坊体验馆等新增功能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综合体”。
打造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临平正在不断推动高质量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放眼全区,国际一流的临平大剧院、国内领先的文化馆、时尚潮流先锋地国际秀场和云中艺术广场等一批“高大上”的文化新地标,与1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7个杭州书房、1个汽车图书馆、184个社区图书室及农家书屋交相辉映,不仅建构起临平“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也形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是临平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开启以大运河为核心的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建设中,临平正围绕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目标,实施“十大行动”,进一步打响大运河文化的品牌形象。
古老而又年轻的临平,正在将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文化、玉架山文化、超山梅文化、宋韵文化,与鸭兰村红色文化、现代时尚文化、智造文化相互交融,让“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人文精神成为临平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进而走向共同富裕的强劲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