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便是花园,全村皆是景区:新式别墅连成片、沥青村路户户通、农家小院修竹环抱、乡村书房书香弥漫、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这是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办村企,改革开放抢先机
过去半个多世纪,梅林历经了七代变迁:从茅草屋、平房、单平台、二层楼房、三层楼房、乡村别墅到联建房,见证了梅林人的共富历程。
村民朱丽华的家,毗邻“新农村”别墅群,但“更新更高更时髦”。
“我们家这栋三层半的乡村别墅是2014年建的,属于萧山‘第六代’农民房。”女主人热情地端来了西瓜和蓝莓。
走进家中,偌大的庭院里种植着一盆盆绿色盆栽。地面和墙面由花岗岩、大理石和瓷砖铺设,空调、私家车、巨幕液晶电视应有尽有。
“美好生活是靠勤劳奋斗出来的。”朱丽华感慨历经四代变迁的住房。
最早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萧山沙地农民居住的茅草屋。“梅林村是围垦地,早期村民们都住茅草屋,被称为‘烂梅林’。我4岁以前,全家都挤在茅草屋,村妇们白天剥麻,晚上在15W的灯泡下挑花,日子清苦。”朱丽华说。
1976年是转折点,在上海知青王鑫炎的带动下,梅林大队集资4000元办起了党山塑料制品厂(浙江爱迪尔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前身),经过三四年的发展,产品销往海内外,生活开始改善。
1978年,抢占改革开放办村企的先机的梅林村,坚定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村里大大小小的工厂也如雨后春笋,逐渐形成以包装业为龙头,化纤、厨卫、五金等产业同步发展的格局。
就在这一年,朱丽华家也盖起了一排砖瓦平房,两大家子11口人住进了4间平房。
“三区合一”,多种经济齐发展
越来越多的村企“破土而出”,为村民提供了可观的收入。
“1988年,我们家直接盖起了‘第四代’的两层楼房。”朱丽华说,后来自己也上班了,先做服装再开裁缝店,生活有滋有味。
1998年,村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梅林村成立了中共梅林爱迪尔集团委员会(简称“爱迪尔”),很快跃居世界包装企业500强,反哺梅林村也是“大手笔”。
次年,梅林村实施了集“工业小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于一体的“三区合一”的新农村建设。爱迪尔先后投入资金5500万元,集聚187幢新农村住宅,形成了400亩的工业小区,绿化面积达20000平方米,住宅绿化率42%以上。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到梅林村考察,肯定了梅林村“三区合一”新农村发展成果,并对萧山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梅林村由此也成了浙江省“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
2006年,“爱迪尔”转制,给梅林村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资金,可持续用于推进梅林村的新农村建设。同时,梅林人秉承着“勇立潮头、战天斗地、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的围垦精神,谋发展、求创新,多种经济齐发展——
全村60%至70%的中青年在三家规上村企或中小村企上班;更有不少人自主创业、开店铺、办合资、做电商……风生水起。而朱丽华也通过“养挖机”,开启了自己的“事业第二春”。
2014年,朱丽华拆除了家里二层农民房,新建了现在的三层半乡村别墅。
据统计,2021年,梅林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7450元,村集体收入551万元。
美好生活中心,@未来生活
“我们家还不是最好的,充其量中偏上吧!”朱丽华说,比起物质上的富裕,她更看重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富足。
这一点,随着去年村里的美好生活中心落成,变成了现实。
美好生活中心位于梅林村“C”位,占地约19亩,时尚的建筑群里分布着免费影院、免费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青少年分宫、未来居@未来生活等,俨然带来精神文化共富的“理想家园”。
“美好生活中心创造了8个全省‘第一’:第一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评价体系、第一个村级共富展示馆、第一个村级电力(低碳)服务驿站、第一个村级青少年分宫、第一个乡村‘未来居’展厅、第一个智慧慈善工作站、第一个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第一批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先行建设单位。”梅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明海说。
在美好生活中心的共同富裕展示馆里,有一幕沙画投影视频,记录了萧山农民房的七代变迁,让每个梅林人为之动容。
而隔壁的未来居住@未来生活馆,展示着数字化、智能化、健康化的未来新农村新民居,在此体验,触手可及,朱丽华说,这让她对梅林村未来的“第八代”萧山农民房有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