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省党代会代表热议:高水平建设文化强省
发布时间:2022-06-23 19:17:40

浙江新闻客户端消息

【报告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明确要求浙江,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要传承历史、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郭华巍代表——

钩沉浙江文化根脉

郭华巍代表。记者 王建龙 摄

细读省党代会报告,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代表备受鼓舞:“报告充分肯定了五年来浙江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确立了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之一。”他注意到,文化研究工程在报告中两次被提及,更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之一,文化研究工程由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导并亲自担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还为工程成果文库作总序并沿用至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郭华巍代表说,如今,这些期待正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自2005年启动以来,围绕“今、古、人、文”四大板块,工程系统梳理浙江文化的传承脉络,挖掘浙江文化的深厚底蕴,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已谋篇布局三期工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浙江特色的当代“浙学”品牌。

浙江文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始终熠熠生辉。郭华巍代表指着报告中的“彰显浙江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标识”说,建设文化强省,溯源浙江文化根脉,打造浙江文化标识很重要。

“去年筹划启动的工程第三期,已立项《高水平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浙江案例研究》等首批27个系列研究项目。”郭华巍代表说,报告中提到的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也是其中的重点,目前已立项《永嘉学派研究大系》等系列研究项目,发布宋韵文化研究44种86册最新成果。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谋划立项重大项目、打造精品力作、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突出溯源工程、‘两个先行’、浙江红色精神谱系和新时代浙江精神、宋韵文化、诗路文化等研究,并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参与,讲好浙江当代发展和历史文化故事,见证、书写、启迪更多更精彩的浙江文化篇章。”郭华巍代表说。

高世名代表——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高世名代表。记者 王建龙 摄

“要传承历史、守正出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实现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报告中这句话,让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世名代表倍感振奋。他说,在浙江这片创新热土上,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全力投身到文化创新的浪潮中。

高世名代表认为,文化可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他看来:“文化产业能和各大产业相结合,形成‘文化+’的加持力,从文创、文旅、文教、文娱4个方面,形成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实践领域,为浙江的总体社会创新贡献力量。”

在这方面,浙江正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比如,作为“之江艺术长廊”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美术学院联动各界力量,正以“之江艺创小镇”为中心,打造“全球最大的艺术教育社区、全省最强的数字文创高地、全民共享的艺术生活家园”,以艺术创造、全民美育助力社会创新。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离不开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其中一项就是文化人才工程,这些年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浙江不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蓄力培养未来的艺术力量。”高世名代表说,中国美院注重通过多领域跨界融通,培育出多元的创新人才,近年来更吸引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文艺人才。

不过,在他看来,文艺人才培养不能仅靠大学体系,还需要有影响力的平台、优质的创新生态,让创意链、产业链、价值链贯通,让先进的创意落地、孵化、加速、壮大,这样才能吸引更具创新激情和创新能量的青年人才,形成更完善的人才发展生态链。

“报告贯穿‘八八战略’这条主线,把文化放到关乎全局的大视野中,充分体现了对文化的高度重视。”高世名代表期待,浙江文化界能掀起更澎湃汹涌的“浙江潮”。

周静代表——

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周静代表。记者 姚颖康 摄

拿到报告后,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周静代表第一时间就把“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这句话圈了出来。她说:“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实施文化阵地工程,着力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嘉兴已建成一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新地标,文化下派员、村级文化专管员、企业文化员的“三员”制度有效解决了基层文化建设薄弱问题。

但在周静代表看来,能做的还有更多。“我们需要不断激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再通过创新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大家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她说,不同群体对公共文化服务有不同需求,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数据采集、调查研究等方式,建立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只有时刻敏锐察觉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新变化,并精准对接、及时满足,才能把“我送你点”变成“你点我送”,更大程度发挥公共文化效能。

“报告提出,要创建人文城市、人文乡村,这也让我有所思考。”周静代表说,这需要向群众提供更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可以深入开展公共文化“嵌入式”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融入社区生活场景,丰富品质文化生活圈内涵。只有让重心下移、服务下沉,推动更多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形成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前,作为全省文化和旅游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富有市域试点的嘉兴,正努力探索。

“期待方便快捷地享受高品质文化生活能渐成日常,让家门口的‘文化圈’带来满满幸福感。”周静代表说。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沈听雨 姜晓蓉 纪驭亚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