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2022年民生实事交通项目任务进度过半
发布时间:2022-07-01 09:29:00

“一天有3个班次,发车时间也蛮准的,我们老年人上车,司机都会过来扶一把,中途还不用转车,很方便。”在建德市钦堂乡浦田村,村民李阿姨每周都会约上几个“老姐妹”,坐着刚开通不久的228路公交车,到20多公里外的乾潭镇走走亲戚、逛逛集市。李阿姨的外孙女在乾潭中学读初二,每周五和周日,都要搭乘这条城乡公交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很方便,家人也很放心”。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杭州交通部门正在加快构建“市域融合、城乡一体”公交体系,为城乡共同富裕打通“双向通道”。

城乡公交变身“共富班车”

钦堂乡群众的出行难、乘车难问题曾一度困扰当地政府。钦堂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朱志成告诉记者:“以前村民要去新安江镇很不方便,每天只有一班私营车辆,停靠的站点也不多。近一点的地方步行或骑电瓶车,远一点的就只能在路边等过路车。钦堂乡常住人口约8800人,老人和小孩占多数,去镇里看病和读书,都是问题。”

2021年12月,建德市完成城乡客运国有化收购工作,今年1月,建德市交通运输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建德市交通运输局行业管理科负责人沈新诚介绍,目前已优化调整线路50条,并开通了多条城乡线路。

228路已成为村民口中的“共富班车”。从钦堂乡开往乾潭镇,全长22公里,停靠17个站点,服务范围覆盖钦堂村、浦田村、大溪边、安仁村、下梓村等多个村镇,全线票价仅4元,日均有100多人次乘坐。票价实惠、出行方便,村民对此赞不绝口。

杭州交通部门正通过深化外围城区与主城区公交一体化,完善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与市区的公交一体化,打造“10+3”市域公交、城乡公交一体化新格局。截至6月底,全市1817个建制村中,已有1622个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占比近90%。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运输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乡公交一体化主要包含线网规划、票制票价、运营管理、服务标准、监管体系等5个方面的一体化。对于城乡公交,“老百姓最关心啥,我们就去提升啥”。

票价方面,目前淳安、建德的总体农村客运票价已下调30%以上,如建德,单线票价最大降幅近60%,最高票价从14元调整至6元封顶。

服务方面,重点推进包括班次设置、支付方式、信息服务等与城区一体化。班次设置上,为了确保城乡公交发班密度满足百姓出行需求,在过去“建制村通车即达标”的标准上,进一步细化提升,总体按照“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建制村日发班次不少于4班;常住人口500—1000人以上的建制村日发班次不少于3班;常住人口200—500人以上的建制村日发班次不少于2班;常住人口200人以下的建制村每日发班次不少于1班”的原则提升。支付方式上,提升城乡公交移动支付覆盖面,如建德已实现城乡公交移动支付100%覆盖。信息服务上,进一步提升出行信息查询的便利度,如建德已实现了手机、电子公交站牌查询“附近站点”“换乘查询”“线路信息”等各类信息。

公交出行品质不断提升

2022年,市交通运输局着眼于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立足全市516公里地铁即将全面成网实际,围绕进一步优化百姓公交出行环境的目标,制定了“新辟优化地铁接驳公交线路50条、城乡公交线路60条”的任务,并列入2022年市政府民生实事。记者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已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提品质”是杭州交通助力共同富裕建设的关键词之一,要加速公共交通融合发展,推动地铁、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持续构建地铁公交接驳支线体系,打造公共交通“一张网”。

为缩短换乘距离,在地铁站周边采取加站、移站、扩站等措施,目前主城区50米“零距离”换乘站点占比82.2%,150米近距离换乘站点占比99.2%;推行公交与地铁整体运营时间同步,已有117条公交线路实现同步运营,如上城区的394M路,在早晚高峰发车和地铁九和路站到站时间同步配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如6月1日推出的“丁桥小蓝巴”,采取扫街运营模式,为市民提供全新的“招手式”公共出行体验。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毛雨佳 通讯员 范杨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