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从一村富到村村富 生态湿地焕发新活力 五常街道紧抓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04 07:20:00

生态湿地,白鹭翩飞;创业创新,激情勃发。从杭州主城区出发一路向西,梦里水乡西溪湿地展现眼前。沿着文一西路继续向前,成就事业的理想之地余杭五常跃入眼帘。

近年来,五常街道依托未来科技城区块的良好发展机遇,搭平台、建联盟、促合作,将村级集体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单一业态转变为包含商业综合体、人才创新园、人才公寓、文创园等多业态的发展形势,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实实在在提升,属于五常的共富画卷正徐徐展开。

搭建联盟合作平台

实现高质量“造血”

在荆长大道与文一西路交叉口矗立着“文一社区”的路牌。“文一社区”成立于2007年,当年还是文一村的这里,放眼望去都是农田,十几条水系纵横交织,村子联通外部的主干道只有一条荆长路,村民靠种田、养殖为业;如今,同样站在这个路口,目光所及是宽敞的柏油马路,周围是高大上的国际人才园等产业园区,一幢幢舒适的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拔地而起……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006年,文一村成立了文一股份经济合作社。“我们利用村集体资产,向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筹得了2500多万元的启动资金,建设起了面积约5万平米的海创人才公寓。”文一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完工的人才公寓返租给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带来了“第一桶金”,年租金1000余万元。

当下,文一社区拥有多个村级留用地项目,年收益达5000余万元。在余杭区2021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000万的村社名单里,五常街道文一社区稳居榜首。

创新有机更新模式

实现全方位“换血”

五常街道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北城区、中厂区、南郊区”的“三明治”结构,中、南部老旧工业园区聚集。对此,街道积极探索老旧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新路径,实现集体经济和园区环境双提升。

在润龙·五常创意空间孵化园里,12幢红砖白瓦的二层小洋楼式办公楼整齐排开,错落有致的绿化草坪两边均设有生态停车位。而这里原本只是街道友谊社区的一块村级留用地,是不少“低散乱”企业的聚集地。

2020年,街道启动润龙·五常创意空间孵化园建设项目。该项目是“文化+科技+服务”的高品质开放式文化创意园区。改建后,园区引进影视文化、设计服务等文创企业30余家,年集体经济租金增至400万元。另外,街道还以政府承租形式租赁友谊社区的村级留用地,每年400万元的租金收入可用于友谊社区集体经济发展。

街道以腾空间、拆空间、优空间、控空间来盘活存量资源、挖掘空间潜力,加速产业园优化升级。联合多部门共同整治“低散乱”落后产能34家,通过“弹性返租”“土地技改”“政府搭台”“产业协同”四种改造模式,推进老旧工业园区全面转型升级,如今,五常街道亩产值税收达到100万元。

探索为企服务新模式

实现多渠道“活血”

盘活旧产业园的同时更要服务好新产业园区。这里不仅聚集了阿里巴巴、同花顺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也集聚了华立集团、中艺实业等众多新制造业经济体。截至2021年底,五常辖区在册市场主体超2.3万家,企业主体17000余家,产业园区60余个,楼宇200余幢。

2021年,五常在辖区八方城、贝达梦工厂、华立181园区3个产业园区探索实践产业社区建设,创新社区化、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为企服务新模式,助力经济腾飞。

五常街道企业码专区是省级创新试点应用。上线发布后,西溪八方城产业社区医贝云服(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淑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主任直通车”模块反映了问题。十几分钟后她就收到平台回复,两天后街道“三服务”上门,当天就把需求解决了。

作为政府服务企业的“线上窗口”,企业码五常专区帮助企业成长、人才申报、资源匹配等,“一站式”解决诉求,切实提高“最后一公里”服务的真实触达率。

线下,五常积极打造数字人才宜居乐土,将产业园区进行社区化管理,打造政府服务“零边际”、落户扎根“零门槛”、创新创业“零顾虑”的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五常计划通过党建引领,加速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围绕活动、服务、成长形成“红色朋友圈”,打造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的“产城人”全面融合的新型产业社区,实现“数”上开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花。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记者 朱筱 五常微融媒体中心 宇文列锦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