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杭州参与山海协作工程的第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这一旨在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的伟大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山海协作究竟带来了哪些成果?山区县又怎样借力克服自身发展短板?日前,记者跟随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山海协作二十年”活动走进温州泰顺,感受“山呼海应”背后的共富故事。
旅游消费“双管齐下” 助力山区农户“富起来”
泰顺是杭州山海协作的新朋友。去年七月,浙江对山海协作结对关系进行调整,明确由滨江区结对泰顺县,并派遣来四春、陈海华、胡韩潮三名干部赴泰顺挂职。
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泰顺森林覆盖率达76.94%,有着独特的廊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怎样把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借着近年来乡村游的热潮,该县积极打起了生态旅游牌——“走走泰顺,一切都顺”。
在司前畲族镇左溪村,村民们在党员带头下陆续开出11家民宿,并以村委牵头形式成立了乡村旅游运营公司,对民宿进行统一定价、统一预订、统一售后、后台监测,化“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收取的服务费又可反哺村集体经济,为畲乡民宿品牌化打造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营销方法。为了进一步帮助村民拓展增收渠道,杭州山海协作挂职干部来四春又牵头运用滨江区165万元山海协作资金对村里部分街区外立面进行改造,打造具有畲族特色的“十大碗”美食风情街。
关系着山区老百姓“钱袋子”的,除了山外来的游客,还有山里长的农产品。针对泰顺县茶叶等农产品因疫情影响带来的销售难题,挂职泰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杭州干部陈海华一面当起了“推销员”,帮助茶农茶企销售茶叶50万余元,一面又当起了“联络员”,邀请浙江农林大学两位专家就茶加工、茶食品为200多名泰顺茶农进行专题授课,提高茶叶附加值。
而在杭州本地,更大力度的消费帮扶举措也已在进行。今年6月2日,由现代联合集团打造的浙江首个农产品流通领域山海协作项目——“山海共富农优产品展销窗口”开馆运营,为包括泰顺在内的浙江山区26县的农产品提供集中展示和销售平台。
滨泰共建“双向飞地” 推动山区产业“引进来”
走出位于滨江区的地铁四号线浦沿站,不到200米就是金盛科技园,滨江-泰顺科创飞地就在这里。
长期以来,工业一直是泰顺县的短板,全县规上企业仅四十多家。在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基础上,近年来泰顺县又首次提出了“产业强县”口号,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生态工业、生物科学等高端产业。然而,由于地处浙南边陲,泰顺“产业强县”之路并不好走。“从杭州到泰顺开车要五个多小时,别说很多杭州企业家没来过泰顺,就是温州的也有不少。”一名当地干部感慨,由于缺乏相应的生活配套,高端人才也难以在泰顺扎根。
山区县如何破局产业发展难题?山海协作背景下的飞地模式带来新的可能性。杭州山海协作挂职干部胡韩潮介绍,两地结对后,由滨江区与泰顺县共同出资在该区浦沿街道金盛科技园内租下科创大厦B楼作为“滨泰智谷”,入驻企业对区净贡献额全部归属泰顺。此外,泰顺县又在本地建设滨泰共富数字经济产业园,形成两地联动的“双向飞地”格局。
“通过飞地,滨江的国际级生活配套得以为泰顺所用。如果未来能够吸引重量级的企业入驻,通过智谷共建、人才集聚和产业共富,将有效助力泰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杭州挂职泰顺县的山海协作干部胡韩潮表示。
对这块位于“国际滨”的飞地,泰顺县更是寄予厚望。“我们希望这里能够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泰顺、走进泰顺,在泰顺投资兴业。”泰顺县经开区管委会翁异新表示。
山海协作结对以来,泰顺县在产业协作领域得到了杭州的大力支持。在去年刚挂牌成立的浙江泰顺经济开发区,由正泰集团投资建设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项目七月份就将投入生产,届时月产量可达4500台,并为当地带来数十个工作岗位。对于正在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的泰顺来说,这一由杭州推动引入的重量级项目无疑是雪中送炭。如今,随着滨江飞地项目的落地,泰顺的产业强县路,正在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