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7月27日举行。
会上,一个数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
研发投入强度,简单说就是在研发方面投入占某一地区当期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了当地政府对科学和创新的重视程度,也综合反映这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换句话说,看一座城市创新能力怎么样,创新意愿强不强,就看这座城市的研发投入强度高不高。
4%是什么概念?
以2021年杭州市全年生产总值18109亿元为例,如果当年杭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意味着支付研发经费将超过724亿元。
4%这个比重算不算高?
全球来看,根据经合组织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经合组织国家研发强度平均近为2.5%;以色列和韩国研发强度达到了4.9%和4.6%,研发强度最高;美国首次突破3%,中国为2.2%;相比之下欧盟27国普遍较小,为2.1%。而在2019年,杭州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约为3.4%,已超过美国。
国内来看,以2020年为例,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北京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达到6.44%,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北京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都在6%以上,也是全国唯一研发投入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城市。其次是深圳市5.46%,再次是西安市5.1%;杭州位列第六位,为3.59%。
紫金港科技城
当然也不能仅仅关注投入强度,也要看到底投入多少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创新能力依旧领跑世界。2020年美国研发投入总额超7000亿美元,仍然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大的国家。上海市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为4.17%,但上海市GDP总量大,实际研发投入资金达1616亿人民币之多,是杭州的约2.8倍。
事实上,杭州这些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也一直在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杭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3.1%提升到3.6%。在2021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的报告中提到,杭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达到了3.7%左右。
无论从规模还是强度上,杭州都处于与第二梯队头部,与第一梯队差距较为明显,且在第二梯队内优势不明显,有被赶超风险。
向上看,《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列了前100个“全球顶尖科学技术集群”,杭州位居第21位。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八。名列前茅的科技集群还有东京-横滨、首尔、圣何塞-旧金山、巴黎、伦敦等。
相较来看,杭州的创新动能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科技“硬核”支撑不够有力,仍是制约杭州建设“硅谷天堂”的突出短板。
推进创新发展
深圳的经验值得借鉴
对于深圳创新的“底层逻辑”,深圳市科技局原副局长周路明曾总结,深圳创新秘诀里很重要的一条在于,深圳是中国第一个把创新从纯科研的活动转变成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企业很自然地成为创新的主体,深圳创新的基因隐藏在市场化的进程中。
此外,建立创新体系,打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也是杭州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去年,深圳提出15条具体举措,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人才、金融、大学、公司等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上充分涌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凤芹认为,创新体系的建立强调的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要素整合、多机制联动的系统概念,不仅包括创新投入,还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体制机制的有机配合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