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源”生态成就绿富美——临安区太湖源镇“源头共富”共富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08-11 10:23:20

天目山货,临安三宝。在许多人印象里,临安的特产大致可概括为“一笋一叶一核桃”。其中的“一笋”,就来自有“中国雷竹之乡”美誉的太湖源镇。

太湖源镇,地处天目山麓,顾名思义,它是太湖水系的源头,也是临安生态旅游业“梦开始的地方”。今年,杭州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全市首批共富带,“太湖源镇‘源头共富’共富带”成功入选。

这条由部分村落领衔全镇20个行政村的共富带,充分发挥了源头生态的高位优势。贯穿全境的205省道与“美丽公路”高后线,一纵一横,带出30公里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和绵延10公里的特色产业带,重新定义了乡野的绿富美格局。

共富带上不仅有泛龙竹海、青云茶乡等“九大农业园区”,也有以白沙、指南为代表的北部“网红”村落。在竹海茶乡的加持下,它们先后打出“生态牌”,大力发展零碳农业、观光旅游,朝着“富美太湖源、农旅样板镇”的目标阔步前行。

一场源头“土改”革命 开启雷竹产业“第二春”

泛龙竹海,名副其实是一片竹的海洋。早在30多年前,雷笋已经成了这儿的“摇钱树”。有人靠雷笋产业,早早盖起了小别墅。

这万亩竹林荡层云的气魄,也震撼了林汉良。十几年前,他偶然间到此旅游,对临安一颗笋一片林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浓厚兴趣。

因为曾在供销社工作,林汉良对于雷笋种植,上手很快。2005年,他正式开启了与竹相伴的人生,首个目标就是希望,能栽培一款口味脆甜、市场口碑佳的特色竹笋。如今占地千亩的天目水果笋现代产业园,便由此萌发。

“刚来时,传统的雷笋产业正经历着由盛转衰的瓶颈期。”多年耕种土地缺乏休养,再加上单一过量施肥,导致竹林退化问题日渐突出,竹林抛荒现象日趋蔓延。林汉良对此感到痛心,立刻展开了“施救”行动——测土配方施肥。

土地像人一样,要想竹子长得好,也得讲究个营养均衡。“不同的竹需要不同的土,缺啥补啥。”林汉良决定从根源入手,按照竹林退化的程度对症下药,分别给出生态修复和“土改”的方案。

林汉良一边琢磨土肥配方,一边找到了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院校开展产学研项目,为水果笋的种植标准及测土配方肥料申请了26项专利,将科学种植现代化贯彻到底。竹林还是那片竹林,重启后,一切却又不同了。

这些年,林汉良的水果笋基地一直维持着优质高产的状态,通过测土配方技术对竹林进行靶向改良,平均每亩雷笋增产1000斤以上。眼见竹林重现生机,增产又增收,镇里的16个行政村纷纷上门求合作。

他们希望由林汉良带头,汇聚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力量,组建水果笋专业合作社,制定地方统一的《雷竹水果笋生产技术规程》,对笋的土壤环境、品相分级等进行系统规定。标准化操作的“水果笋”每斤收购价比普通笋高出1至2元,累计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共富的雪球越滚越大。这份关于水果笋的生产规程,如今已在临安区推广。“新时代的农民培训很重要。加入水果笋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可以先免费申领生产资料,等成功获利后再扣除前期成本。”如今,致富一方的林汉良团队,正通过“浙农云”、科普服务站等方式,提供保姆式培育服务,帮助新手平稳度过初创期。

现在,太湖源的雷笋产业搭载上镇里的“雷笋产业大脑”和“雷笋云链”,还被赋予了土壤大数据监控、产品溯源等功能。

一次产业融合大升级 “老市场”转型共富枢纽

三农工作始终是“源头共富”共富带的重中之重。在太湖源镇,有一个面积60.7平方公里、覆盖11个行政村的省级现代农业园,以打造“一心一线四片九园”为核心,持续牵引着带上的农业向一二三产融合方向发展。

这九大园区中,既有相对成熟的泛龙竹海水果笋示范园和杨桥村的西马克竹笋加工园,也涵盖了正进行整体提升改造的竹笋交易大本营——青云鲜笋产地仓。

生产、加工到销售,虽然都围绕着竹子等农产做文章,大家的定位却不尽相同。青云村,除了千亩白茶产业,还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鲜笋交易市场所在地,每年二三月鲜笋大量上市的时候,日均交易人次可达3000人,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去年,太湖源镇政府投资2800万元将老市场易地新建,升级成面积2万平方米的鲜笋产地仓。在保留原有交易市场的功能外,产地仓配套建有智能冷链仓储中心,可智能监测温度、湿度、气体等数据,并通过“雷笋云链”支持手机端进行进货、入库、装车等物流操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太湖源镇“红叶指南、竹海青云、味道杨桥、稻香天目”四大美景之“竹海青云”。 夏菊萍 记者 马梦妍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