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文润杭州 别样精彩——我市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08-18 08:20:09

7月23日上午,杭州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正式落成,该馆建筑设计围绕“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馆藏内容“以藏为主、藏展结合”,已经成为杭州文化新地标。记者 法鑫 摄

江南一枕钱塘水,最是难忘西湖情。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基因独树一帜、灿若星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江南韵味,富有文化气息。

而今这里,文化的力量不断喷涌——厚重的历史底蕴、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当代人文精神相融合,在弘扬与传承中凝结成无形的价值观浸润人心;传统文化与新兴业态碰撞出绚丽火花,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坚强韧性的有力支撑,文化事业汇聚成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依托;人人争当最美、处处尊崇最美,精神文明建设以一个个有形阵地为载体,以无形文化滋润心田,让人们在参与中获得幸福,平等地照耀在每一个人身上。

拨动历史的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持续以文培元、以文润心、以文兴业、以文惠民,用文化基因助力高质量发展,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之美,展现城市范例的精神共富图景。

文化之光,交融汇聚成如同澎湃浩荡钱江潮一般的力量,一路前行,势不可挡。

强底色

以核心价值凝心铸魂

坚定的信仰,孕育无限能量。党的创新理论在杭州大地深入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看到“红色”这抹鲜亮颜色绘成的光辉宏图。

寻根,全面吹响溯源的号角。杭州深化铸魂、溯源、走心工程,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杭州的实践”等重大课题研究。推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杭州实践》等理论专著,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充分展示基层探索的创新创造。

播撒,一起聆听动人的故事。《那年,我们21》《看得最远的眼睛》《我的祖国》……当个人经历与时代命题相碰撞,思想的火花在杭州青年的身上纵情绽放。今年,杭州市微型党课大赛暨“共同富裕·青年说”大赛决赛,线上线下引流“10万+”。“三分钟理论快讲”“好声音”“新村夜话”等活动掀起一波波热潮,8090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团,用青春力量书写时代担当。

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思想赋能,文化建设以更具象的形式,浸润人心、成风化人——

杭州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0%全覆盖,同时实施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构建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机制,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品牌叫响叫亮。“礼让斑马线”“喇叭不乱鸣”“文明一米线”“公共空间共享”等文明实践,让杭州社会正气充盈、温暖如春,“雷锋广场”“孝心车位”“杭州好邻居”“爱心冰柜”等文明载体,把“最美”展现在人们眼里,镌刻在人们心里。

涓滴成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道德新风尚不断涌现。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杭州好人等出现在各行各业,“信用杭州”建设,“道德银行”“诚信积分”“诚信档案”等品牌推广,让诚信种子撒遍社会每个角落……

重成色

以创新传承绵绵文脉

一个涵养过伟大文明的城市,必然能砥砺改革创新的激流。

良渚玉璧,如同时光的发动机。当2019年阿塞拜疆的一记木槌落停,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承载着中国璀璨文明的良渚古城,展翅的那一刻,五千年的岁月有了共鸣。

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时光流转,典籍中的杭州、文物中的杭州、遗迹中的杭州、创意中的杭州,正全方位展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现实为未来注解的东方文化魅力——

杭州经典,不断传承。文物保护工作系统化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严州古城保护开发等重点工程卓有成效,杭州国家版本馆、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先后落地,杭州音乐厅、“三馆一窗”等文化设施加快推进,西泠印社、龙井茶等8项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杭州刺绣”等24个非遗项目入选首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数量居全省第一。

宋韵文化,灼灼其华。宋韵文化传世工程重磅开启,文化研究、遗址保护、数字展示等行动纷纷落地,“德寿宫遗址”“宋代玉器”“南宋官窑”等重点文化基因串珠成链,让“风雅处处是平常”的千年宋韵“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创新生态,激发活力。数字化改革成为杭州文化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文创e点通、文明帮帮码、文管在线等重大应用的上线运行,明显提升了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服务能力。构建新型主流传播平台矩阵,市县媒体深度融合,向世界传递“杭州好声音”。以杭州“外宣厨房”为平台,构建“1+N”国际传播全媒体矩阵。开展重大主题宣传,让主旋律有高频率,正能量有大流量。市属国有文艺院团在改革中焕发光华,催开满园春色。

文艺创作,繁花似锦。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麦香》《外交风云》,电影《红船》,广播剧《红船·初心》,纪录片《我与大运河》……一批杭产主旋律影视精品,叫好又叫座。

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也来自于“文艺杭军”提供的人才支撑。随着“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等的实施,中国网络作家村、中国网络文学周、网络文学研究院等落户,杭州大力筑巢引凤,构筑文化人的天堂。

春风又绿江南岸。历史的车轮前进,开放大气、包容创新的杭州,也正在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美丽。

添亮色

以共享筑梦共富图景

鲜活的文化,悄然影响城市格局。

千年以前,驼铃声声带出丝绸之路的繁华。千年以后,杭州以文化创意、数字化手段驱动传统丝绸制造业革新。

杭州,把文化力量融入经济发展,如同一条生生不息的大动脉,创造出闪耀的奇迹。

一组组数字,彰显不可忽视的文化软实力。

十年间,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84亿元增长为2586亿元,占GDP比重达14.3%,产业发展规模始终保持全省第一,产业发展质量、产业贡献度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大中型城市前列。

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五大行业优势凸显,之江文化产业带提前两年完成阶段性规划目标,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杭州国际工艺周等城市文化品牌光彩夺目。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杭州文旅融合走深走实,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杭黄世界级文化旅游廊道、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等文旅融合产业带加快建设,“杭州奇妙夜”“宋韵杭式生活节”“杭州全球旗袍日”等文旅IP做大做强……一系列文旅融合布局,绘就熠熠生辉的人文未来。

文化也以前所未有的光和热,照亮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

杭州百姓的“文化会客厅”越来越多。大运河沿岸的博物馆、非遗点布局清晰,让市民群众体验多种形态的文化活动。“家门口”的图书馆既有高颜值更有高品质,“杭州书房”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亮点。

“亚运”体验风吹遍杭城,56个竞赛场馆和31个训练场馆陆续惠民开放;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日趋完善,“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速形成。

农村文化礼堂基本实现500人以上规模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文化礼堂2.0版、复兴少年宫、乡村博物馆乘势推出,再偏远的地方也从未断过文化供给,村民的文化需求也被珍视和回应。

自古繁华的钱塘江畔,文化奏响了精神富有的时代强音。站在新时代的潮头,相携文化之力,杭州将乘势而上,踏浪前行,开启一流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篇章。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徐墉   编辑:郑海云
拨动历史的指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持续以文培元、以文润心、以文兴业、以文惠民,用文化基因助力高质量发展,以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之美,展现城市范例的精神共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