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实力共存,专长和平衡兼顾。
富阳区鹿山街道春江北岸精品共富带,包含沿江片和上里山片,区域面积约31.68平方公里。作为杭州首批共富带之一,近年来这里上演着一场绿水青山间的“三变”革新。
其中富春北岸沿江片,南连新桐乡,北邻鹿山工业园,以南山村、汤家埠村的新桐省级现代农业园北部核心区为重点,淘汰落后粗放农业模式,积极向生态种养转型,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共富。
上里山片,清退高污染造纸业扮靓乡村,在三合村搭建Art+文创基地,朝文旅三产靠拢,大力探索美丽经济。
三者串联,又有西复线鹿山互通、320国道的区位地域交通优势,共同奔向统筹下的融合发展。
去年,共富带上三合村、南山村、汤家埠村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5万余元。
经历过迭代升级的“阵痛”,他们正以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鹿山实践区为目标,奋力书写山水人文富裕的新篇章。
单一作物到稻蛙共养 一田双收顶呱呱
伏夏稻田,听取蛙声一片,既是风景,更是致富的产业。这里的蛙是黑斑蛙,一种肉质细腻鲜美、经人工养殖后用于食用的品种,与牛蛙、泰蛙并称“蛙界三兄弟”,深受食客喜爱。零售价格每斤在35至40元。
南山村因规模化种植水稻,很早就是富阳区的“种粮大村”。田里养蛙则是农业中的新潮流。近年来为了提高亩均效益,南山村的种粮大户们听从鹿山街道建议,学习富阳区春建乡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的先进经验,于是便有了这方稻蛙养殖基地。
稻蛙共养,属于生态农业的一种。稻田遮阴,呵护蛙仔,蛙粪为肥,助长稻禾,互相成就的同时,加上稻田就近可引富春江的水源便利,形成了生态有机的正循环。
陆正南,是稻蛙养殖基地的种养大户之一,种植水稻已有近30年经验,可论起养蛙,他还在起步阶段。“单一种水稻,每亩净收益只有400元左右,而且是看天吃饭。今年基地建成,大家开始养蛙,等蛙出栏,预计每亩地可以增收8000至1万元。”
据陆正南估计,一亩地的黑斑蛙产量应在2000斤上下,并且一年四季都可出栏,不像作物,需要漫长的等待。看好稻蛙共生模式的前景,大户们组成公司,想要在首期200亩地的基础上,拓展至500亩,承包至2026年。
此外,稻蛙养殖基地地处新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北部核心区,技术、政策等方面,均可得到园区支持,共享发展红利。如果试验田创收稳定,鹿山街道还计划跨南山、汤家埠两村推广15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田,开展各种共养、轮作,比如稻螺、稻虾共生,稻莓轮作等,在保证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额外价值。
“基础配套由园区统一建设,我们不操心。今后希望再学点生态种养技术,向现代化数字化升级,也帮我们农民省点劲。”陆正南说。
目前,新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质量品牌、农业绿色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等大类,各有指标要求,符合园区定位的项目,更容易获得长效帮助。鹿山街道纪工委也全程参与,监督护航北园区走好共富路。
粗放养殖到农旅融合 助农效益节节高
绿色的稻海绵延不绝,一路铺陈到隔壁汤家埠村。除了零星几处水塘,这里已看不出当年水产养殖全区第二的盛景。“就这些也是用的存量水域,不占用基本农田。”村党委书记骆增荣解释道。
2020年起,国家出台文件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坚守耕地红线。汤家埠村的转型,就从那一刻起开始大步迈进。填坑复垦、流转成片、规划文旅配套,村子果断淘汰原有的粗放型养殖业,陆续流转2000多亩种植水稻,全村92%的村民土地被集中起来保障“米袋子”。
同意流转的村民每人每年可得800元流转费,2021年度仅流转费就发放268万元。如果村民愿意付出劳力,自然有用工回报,即使外出务工,年底也能领取一定的保底分红。
鱼塘变农田后,村民们发现环境变好了,规模流转还带来了承包价的抬升——“来租地的更喜欢连成片好打理”。规模化后,汤家埠村的经营性收入达到了338万元,而前年这一数字还是270万元。骆增荣用前后数据作对比,表示顺势转型也挺好。
“南山村的生态共养模式我们也听说了,目前正通过园区公司跟院校对接,考虑引进生态养殖技术发展稻虾共生,这样‘菜篮子’也妥了,大家口粮不用愁。”汤家埠村,也是新桐省级现代农业园的北部核心区。一方面,搭配南山村天井畈的休闲垂钓示范园项目,骆增荣正在考虑对接专业团队,策划竞技赛事,定位鹿山新城区旁的郊野村庄,走向农旅融合。
今年列入建设清单的就有,找美院设计水稻公园,改造原有养殖用农房为稻田咖啡馆,在田边建设用于农事体验与研学的稻米学校,打造二十四节气美丽环线等。
另一方面,鹿山街道从共富带整体考量,希望汤家埠能学习余杭区永安稻香小镇的经验,发展育秧、烘干等环节为一体的水稻现代化全产业链,将“一株稻”的事业做专业。
此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厉伟东奔西走花了一年时间,寻找合适农旅合作方,想形成区域性的稻品牌——“毕竟植入粮库的话,附加值不高,但我们认为这条共富之路大有可为”。敢于正视一时的短板,对汤家埠的再次出发,大家信心满满。
废弃厂房到摩登地标 美丽品牌响当当
先锋展馆、艺术酒店、沙滩泳池、“凯旋”拱门、罐装咖啡厅……十足的氛围感,让从邻村农业基地路过的朋友,一个恍神,会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欧洲。
富阳区鹿山街道三合村的“ART+”文创基地,堪称杭州摄影师眼中新晋的出片宝地。每当服装业换季上新时,你总能看到一帮潮男靓女忙碌的身影。今天泳装明天羽绒服,季节在这里变得模糊,唯有时尚才是永恒的追求。
在“小红书”App、微信公众号上被“种草”后,杭州碌卡视觉工作室的摄影师蒋满,不惧40℃的高温天,坚持过来踩点。蒋满说,由于疫情影响,天南海北寻外景的常态被打破,时尚摄影学会了就地取材,不再执着于原生态,转而找寻精致的人工实景。而三合村的这处基地落成不久,属于小众宝藏点,谁都想抢先“尝鲜”。这也是快时尚行业的生存法则。
目前规划用地40亩的“ART+”文创基地,才建成了一期。满眼异域风情中,仍有一座纸博物馆,秉承着“艺术+乡村”的原则,保留了与村子过去的一丝链接。
据三合村党委书记姚乐萍介绍,这里离村委大楼旧址很近,原先是三合皮纸厂。皮纸就是生产烟花的引线砂纸,而造纸是富阳的“老行当”了。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富阳造纸业进入辉煌期,尤以三合村地位突出。
“不仅办得早,还办得好。那时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厂里上班,富阳好多造纸厂的初始资金都来自三合。”谈起这段致富史,姚乐萍很是感慨。
2013年,皮纸厂因污染搬迁,三合村的这块土地随即进入冷静期。从那时起,姚乐萍一直希望引入新产业,直到2020年10月,“ART+”影视基地项目负责人找上门来,确定了入驻意向。
“宁缺毋滥,我们觉得发展文创方向,就很符合建设美丽乡村的宗旨。村子美化了,项目又能增收,还能长久地带动当地就业。”姚乐萍说。而项目方那边,则看好西复线鹿山互通的交通便利——通车后,从杭州城区到三合,可缩短半小时以上。
“不夸张地说,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全杭州找场地,最后西复线开通,这才敲定了三合村。”作为基地的负责人之一,三合村现已成了夏志高的常驻地。团队前后花费两年时间进行改造,尽量融入本土元素,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做艺术加法,终于实现了老纸厂的华丽变身。
夏志高还表示,除一期布景用于拍摄外,二三期也在路上了,计划做文化集市、秀场发布、亲子园、民宿等,会持续完善配套做综合提升,以延长基地的生命周期。他认为,有杭州“电商之都”的基础在,基地未来可期——“像高峰时,一天接待10余个团队,同时容纳200人拍摄,还远没有达到饱和值。”
曾经的鹿山,资源富足人勤劳,村民靠双手富起来。如今,打造“环境美、产业兴、人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鹿山,答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答卷,又成了鹿山人的新期盼。
共富探索,鹿山,还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