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小”工坊“大”能量 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桥”
发布时间:2022-10-11 08:02:47

“我初中没读就出来工作了,腿脚因为生病也不利索,平时都是靠低保过日子。村里开了‘共富工坊’后,有专门的老师教我们怎么折阳伞,每月收入能增加千把元,日子真是越过越甜。”近日,南阳街道南兴村蒋大妈为家门口的“共富工坊”连连点赞。

今年以来,萧山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突出“扩中”“提低”,充分挖掘特色产业优势,在全区范围内打造村企合作、各具特色的工坊,有效畅通村企双向共赢,为强村共富注入了动能。

“共富工坊”助村民共富

“哒哒哒哒……”上午9点,走进位于瓜沥镇的金迪集团“共富工坊”,打螺钉、安木塞、固扣件的声音此起彼伏,陶建红和同事们已开启一天的忙碌,有条不紊地安装浴室柜抽侧板,虽然岗位普通,但陶建红十分看重这份工作。

几年前,陶建红还是一家小服装店的店主,一家的经济来源全靠店铺经营收入。近年来,服装小店遭遇经营窘境。“从来没想过开了半辈子的店,还能跨行业‘转行’!”陶建红笑着说,“车间离家就几步路,通勤方便,现在一个月的收入也有千把块,单位还帮忙交养老保险,我知足了!”

创立于1986年的金迪集团,是一家集卫浴、木门、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产品制造经营、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在金迪集团党总支副书记宋利明看来,“共富工坊”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村民工作稳定、创富增收;企业用工更加稳定,产品质量也更有保障。

在萧山南片的临浦镇“柿柿”争先“共富工坊”,则在探索另一种形式的“共富工坊”。依托横一村的千亩良田环境优势,工坊了打造了“HI”系列和“如意”系列共五大场景、33个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让老百姓尝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甜头。

就业空间持续扩大

如何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浦阳镇谢家村交出了答卷。54岁的谢爱华每天起床后就开始忙碌手头的工作——为半成品鞋子串上鞋带,工作虽然不复杂,却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鞋业外加工工坊经纪人非常照顾像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村里人,平时穿鞋带的原材料,企业基本都会直接开车送到工坊门口,我们一做好,马上就有人上门收回,并送上新的材料,效率特别高,大家工作也更加积极了。”谢阿姨对家门口的就业非常满意。

工艺鞋是浦阳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用工需求量很大,“对我们来说,打造‘共富工坊’不仅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村民增收的一种途径,也可以让分包更加集中、规范,降低用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萧山杰杰工艺鞋业有限公司谢燕勇表示。

就业送到户,村民添收入。“共富工坊”如何搭建?根据计划,工坊聚焦地方产业资源,以村企合作、社企结对形式,推动村社、企业、百姓多方联动,促进村社闲置劳动力就近就地灵活稳定就业。在此基础上,各村把闲置的房屋、山林等化为资源要素,企业负责指导“共富工坊”车间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村级组织及时跟进、按需配劳,实现共富车间因地建设、旺闲转换,推动就业空间“从无到有”。

截至目前,萧山在建的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农旅融合式、共享农场式“共富工坊”共计30余个,在工坊工作的村民人均月增收预计2500元以上。

致富有项目,增收有门路,家门口就业也能带来稳稳的幸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萧山将以“共富工坊”为纽带,着力整合村、企党组织技术、资源等优势,通过共富联盟、共富平台、共富项目等多种途径,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持续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不断做大“共富”蛋糕。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魏乐钇 通讯员 王挺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