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短视频平台快手的总部就坐落在这里。方圆几公里以内,高新产业云集、互联网企业众多,成为了海淀区的崭新地标,创新高地的发展奇迹正在不断刷新。
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维权诉求也与日俱增。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如何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如何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源,推动创新主体更好发展?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探索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海淀法院审理的一起快手诉某公司流量劫持案,让记者印象深刻。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达成2020东京奥运会及2022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短视频战略合作,快手正式获得奥运会转播版权。在东京奥运会期间,某APP将自身的应用跳转协议设置为与快手某文字商标相同的内容,在用户想要通过快手系关联产品向快手跳转互动时,被直接引导进入该APP内,无法正常进入快手APP,进而拦截快手流量。
快手公司诉至海淀法院,海淀法院综合考虑原被告两家企业经营模式、被告在收到原告通知后即停止涉案行为等情节,发觉双方存在较大合作空间,存在调解可能。随即,承办法官结合原告平台的内容需求,被告拥有的内容资源等居中调解,最终促成原被告在内容供应上实现商务合作,双方从对立到合作,实现共赢,彻底定分止争。
一起知识产权纠纷就此化解。在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发展司法保护链条中,“诉前调解+速裁”机制是提质增效的第一环。依托这一机制,仅2022年上半年,海淀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539件,审结1072件,其中速裁结案513件,占近半数,效果显著。
此外,海淀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难度也从中可见一斑——不仅仅要满足于定纷止争,更多时候更要注重从源头治理化解纠纷。
作为全国第一家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海淀法院民五庭自1995年成立以来,在27年的实践淬炼中,审理了大量在业内颇有影响力的经典案件,“源头治理”的司法守护链条也愈加完善。
据海淀法院民五庭副庭长李莉莎介绍,近年来,海淀法院通过打造和拓宽知识产权“源头回溯”治理机制,持续推动纠纷源头预防、柔性化解。该机制成功入选北京市“两区”建设第一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为北京市政法系统内唯一入选案例。
在这一机制引导下,海淀法院以类案同质化争点为突破口,引导涉案双方就和解标准、原则、方式等达成共识,促进现有及潜在纠纷“一揽子”实质化解。近三年,在诉前阶段成功化解大型互联网企业间的互诉纠纷30余件,涉诉标的额超过4亿元;在成功调解两互联网公司侵权纠纷1000余案的同时,化解了双方可能存在的涉及数万件作品侵权案件的诉讼风险;在调解两互联网教育公司涉试题抄袭互诉的200余案同时,化解了双方已经进行证据保全、即将准备立案的800余案;在两大互联网公司互诉的案件中,促成双方构建两家公司间的版权协调机制和通知绿色通道,提前化解了双方已进行证据保全、即将进入诉讼程序的3000余个案件。
通过回溯纠纷源头、促进批量化解,助推相关行业合规有序发展。
“知产法官审理案件最大的难点就是,你所要处理的问题永远在变化。因此,我们永远在学习的路上,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也正是从无数像李莉莎这样的法官身上,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快手企业在司法护航下满满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专家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海淀法院在办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不仅依法维护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而且注重从源头上分析纠纷的根源,结合具体场景特别是新兴领域和业态的特征,找出化解双方矛盾的长远之策。在快手案中,法院不仅依法维护快手公司的知识产权,而且通过促成双赢方案,既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侵权纠纷,亦为塑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新业态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灿华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