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两会特稿之二】
为法治中国的恢宏画卷再添新篇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年工作亮点回眸
光明日报记者 李睿宸
满载着人民的期许,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
过去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掌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巍巍巨轮,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都是第一次。
过去一年,一部部良法不断问世,凸显民生情怀;一次次“法律巡视”敢于动真碰硬,护佑法之必行;越来越多人大代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过去一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展现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崭新气象。
按下立法“快进键”
让每部法律都承载满满民意
3月,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经表决通过,有力确保我国“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4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长久制度保障;
12月,湿地保护法表决通过,这部湿地保护领域破天荒的法律,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6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1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19件……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按下立法“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回首一年间,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国人大立法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法治新期待——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们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修改教育法,严格明确冒名顶替入学行为的法律责任,维护教育公平;制定医师法,关注医患矛盾,健康中国建设蹄疾步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2021年4月29日,当听到反食品浪费法表决通过的消息时,浙江义乌的众多餐饮业主分外兴奋,因为他们的意见建议被法律吸纳了。
早在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征求意见时,义乌基层立法联系点就将立法征询座谈会开到了“网红”餐饮街区,与餐饮店、便利店、小酒店的从业人员围坐在一起,解读和讨论草案条文。
一头连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作为国家立法“直通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让法治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
“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统筹设点布局,畅通民意反映表达渠道,保障了人民广泛地立法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主任孙镇平表示。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新增1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至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增至22个,在2021年贡献5110条意见建议。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2021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创新立法形式,“小快灵”“小切口”立法逐渐走向立法广阔舞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翻开反食品浪费法,条条都是“干货”。“从立法技术上看,这是一次丰富立法形式、探索‘小快灵’立法方法的成功实践,也是推动立法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健全丰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机制的重大创新。”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说。
除了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关键环节作出制度性安排;审议黑土地保护法草案,对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黑土地专门立法,量体裁衣,形式简明,直奔主题……
“小”而明亮、“快”而温暖、“灵”而高效,需要几条就定几条,能用三五条解决问题就不搞“鸿篇巨制”。“小快灵”“小切口”立法靶向效应明显,让法律更能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压实监督责任
使法律的“牙齿”充分咬合
2021年5月,顶着炎炎烈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固废法执法检查组一行随机走访了海南各地的一些居民小区。
执法检查组发现,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实际参与度明显提升,但问题也依然存在——海南流动人口多,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季节性短缺;不同小区在垃圾分类上下的功夫有粗有细;有的垃圾分类桶站的设置逐渐沦为“样子货”……
如何才能让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取得更好效果、让固废法更好地实施?在执法检查组与五级人大代表和基层执法人员的座谈会上,大家纷纷献策建言——
海南省海口市人大代表龙翔春认为:“要持续扩大固废法宣传教育受众覆盖面,特别是引导学生、网格员和志愿者群体加入。”
“对回收垃圾可利用附加值高的,给予相应补贴或有偿回收。”海南省保亭县毛感乡人大代表周向阳建议。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抽查、暗访103个单位和项目,先后与102名人大代表、460人次一线执法人员、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工人和农民代表深入交流……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6个执法检查组步履不停,在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基础上形成执法检查报告,记录下人民群众的呼声。
回望2021年,除了开展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听取审议了12个专项工作报告、5个计划预决算监督报告,开展了2项专题询问,开展了7项专题调研,全年32项监督项目均依法按计划顺利有序开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监督工作“成绩单”。
“如何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工作”“部分收费公路的收费年限将到期,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这是来自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现场的声音,主题是如何更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专题询问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提问切中要害,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诚回应。
这样的良性互动,出现在每一次专题询问的现场。问询者和应询者共同剖析问题根源,真正形成监督压力。
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我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丰厚“家底”公开亮相——
大熊猫、朱鹮、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已基本扭转数量持续下降态势;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开展了三江源虎、大熊猫、东北豹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达2231.9万公顷;全面查清我国陆地国土利用现状等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强监督,督促政府部门摸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向全国人民报出一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明白账’。”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室主任张永志表示,“我们将继续做好监督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在审议报告之后还要做好督促整改落实和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工作。”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当好百姓的“代言人”“贴心人”
“刚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时,我虽然有想法,但不知道该怎样更有效地提出议案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说,“经过几年的履职和培训学习,我掌握了提出议案和建议的方法,也能更好地反映群众的呼声。”
2021年4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18期代表学习班在京结束,4天的学习交流中,来自全国32个选举单位的255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为更好地履职尽责“充电”“加油”。
“光学习还不够,关键是回去以后怎么落实。”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说,学习还没结束时,他就开始盘算了,如何把课堂上的干货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
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共举办了4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18期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班,累计16000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郭振华表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新任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全覆盖为目标,坚持学习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通过全国各地的22万多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室等载体,人大代表们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人大代表有活力,人大制度有生气。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诉求,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8993件,统一交由194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代表们在闭会期间提出的248件建议,已按规定交由91家有关承办单位研究办理。
心怀人民的期望,脚踏春天的节拍,全国人大代表即将走进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共谋良策。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进军的重要一年。驶入“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定将汇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法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