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代表委员热议——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发布时间:2022-03-10 08:15:00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

■全国人大代表、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忠莲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

早春时节,万物生长。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调研考察,看到安吉余村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发展,他表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他还强调,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两年来,浙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交出了亮丽成绩单——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0年提升。站在全国首个生态省的新起点,浙江从环境治理转向生态修复,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全国发布首个省级GEP核算标准,为“两山”转化作出浙江探索。前不久,浙江还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如何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代表委员就此展开探讨。

提升良好生态环境普惠度

记者: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如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周忠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每一个村民的期盼。环溪村从“苍蝇村”到“全国宜居示范村”,就是从环境改善开始的。在我看来,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不是简单地搞大投入大建设,而是要持之以恒的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不仅要考虑钱袋子的问题,还要考虑“呼吸”的问题,把生活环境打造得更优美、更宜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刘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我认为,这是浙江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无论是污染治理还是生态保护修复,都能让百姓获得直观的感受。我建议,浙江今后可从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城市管网两方面来巩固“十三五”工作成果。比如,继续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水平,加大对农林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让发展与减排更和谐,这对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意义重大。

方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把提升良好生态环境普惠度,作为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加强生态惠民,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治理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修复升级,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加快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记者:生态本身就是经济。在加快推进“两山”转化中,浙江目前有哪些探索和突破?

周忠莲: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环溪村是《爱莲说》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后裔聚居地,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持续改善村庄环境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大力发展“莲”主题农业观光旅游业及民宿产业等,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文化内涵是乡村的独特魅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寻求保持乡村特色和发展美丽经济的最佳契合点,在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特色产业培育。此外,还应从整体规划定位上,将乡村发展融入全域旅游大格局,推动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南存辉:加快推进“两山”转化,需要在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能源消费等方面系统发力。然而,当前户用光伏作为绿色电力,还未能有效参与到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交易三类市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借鉴推广乐清分布式光伏碳资产聚合试点经验,由电网公司组织整合分散的户用光伏电站,形成规模效应,加快推进户用光伏纳入绿电、绿证、碳排放权交易三类市场,从而提高农户收益。

刘锐:制度和路径很重要。浙江已经在“两山”转化中做了不少探索,今后还要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以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并在全省建立GEP与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考评机制。把生态产品价值的开发和保持,作为政府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

方敏: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浙江致力巩固拓展“两山”实践优势,特别是近两年,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围绕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浙江将组织开展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培育,深入推进低(零)碳试点建设,打造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地,争取更多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目列入国家试点,培育发掘生态富民最佳实践,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有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如何科学有序推进?需要把握哪些问题?

方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统筹当前任务和长远发展,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稳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对浙江来说,在做好整体谋划的同时,要积极推进试点先行。比如浙江已经率先建立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1635家重点企业碳账户,印发实施低(零)碳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首批24个省级低(零)碳乡镇(街道)、200个村(社区)和6个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这些试点探索,对浙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示范意义。

此外,要严格“两高”项目环境准入。浙江已在九大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优化环境准入体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南存辉:“双碳”目标为我国带来了能源、电力领域的巨大变革,更安全、更清洁、更便宜、更便捷的能源,将成为能源格局优化的主要力量。正泰集团将持续发挥绿色能源、智能电气、智慧低碳城市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智慧能源、新型储能等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此过程中,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加快发展绿色低碳未来产业,行业标准不可或缺。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电力装备碳足迹评估和数据管理等重点领域标准。此外,针对现有税收政策中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的情况,建议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刘锐:能源结构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而这要经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探索,还需要进行产业培育。如果短期内能源转型的步子迈得太大,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和风险。因此,要做好多领域发力的统筹协调、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和有序推进。同时,要加大对社会各层面的宣传与培训力度,提高大家对“双碳”的理解和认识,推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郑亚丽 黄珍珍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