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州大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发布时间:2022-05-27 08:54:38

bafc333bc3029ad4f4e286d42c0c9fb7_rB4AiWKPsTmAYJ6ZAAHVY2DlQuc594.jpg

制图 田兰芳

家门口的农创园,让富阳区木桥头村原先只能打零工的农民忙个不停,收入倍增;家门口的普惠型托育中心,让在热电厂上班的“奶爸”沈国越安心把儿子交给老师,放心上班;社区里的康养联合体,让生活一度不能自理的李爷爷在家门口获得规范的康复训练,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劳有所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杭州奋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以高水平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共富路上一个也不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积极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杭州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需求,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具获得感的民生领域,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用心用情办好利民之事。

锚定目标,奋楫前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这一背景下,杭州还将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推动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转化为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让这座“幸福示范标杆城市”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创业带动就业 富民增收日子更有奔头

5月下旬的一天,陆炜强顶着日头走进农场调试人工气候室设备。眼前这位戴着黑框眼镜,还带点“学生气”的小伙子,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

陆炜强,浙江大学药用植物资源学硕士毕业生,杭州蓝郡农业科技创始人。2014年,他遵从内心意愿,并在大学生创业补贴等政策红利的吸引下,回到家乡富阳创业,成为一名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青年农创客。

“原先,这里的农民只能在农忙时节四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我们为农民提供了种植、设施使用、生产安全等免费培训,让知识和实践成为农民致富的核心技术。”不仅如此,企业还通过平台整合了周边的种植用工需求,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现如今,在农场工作的农民平均每月可以挣到6000元,实现从打零工到成为“职业农民”的华丽转变。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日子自然更有奔头。短短几年,陆炜强创办的蓝郡农业创客园年累计产值接近6000万元,还吸引了50多名和他一样的农创客带着项目扎根当地,带动农村就业超过200人。

一家企业带动数十人就业,一个平台致富成百上千农民,一个创业园区助力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共同富裕的源头活水。在探路共富的征程中,“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演绎着无数如陆炜强团队一般“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增收”的生动故事。

据统计,202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2.79万人,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8.3万人,净流入量全国第一;新成立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大学生创业企业8812家,带动就业21345人。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杭州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重要力量。杭州着力建立完善政治引领、政策扶持、平台集聚、梯度培养和智慧服务‘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扶持体系,吸引众多大学生来杭创新创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就业创业收入的增长。”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兜住民生底线 确保低收入群体不掉队

和往常一样,去年12月,家住桐庐县桐君街道阆苑村的王梅兰,拿着自己和老伴的社保卡去附近银行领取养老金。但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她欣喜地发现,两张卡里的金额都多了一笔钱。

王梅兰告诉记者,老伴已经生病卧床4年多了,二老除了养老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只能靠女儿接济。对他们而言,这一笔钱是改善生活的宝贵收入,“感谢政府关心我们,对我们老年人真好。”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去年12月,市、县分别出台政策,从当年1月1日起,市区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调整到310元,每人每月提高50元;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统一调整到每人每月275元。这次调整,惠及了杭州47.66万名像王梅兰这样的老人。

从多组数据中,我们都能窥见,这是一次颇具意义的惠民之举,是杭州探索共同富裕迈出的坚实一步——这是自2010年杭州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全市平均调整水平全省领先;调整后,全市城乡居民养老平均待遇水平达到当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87%;调整后,城乡标准差距进一步缩小,特别是淳安县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全省最低跃升为26个加快发展山区县首位。

这仅仅是杭州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砥砺探索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杭州进一步健全高质量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统筹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覆盖范围,2021年全市新增城乡救助保障对象1.4万人,周边三县市由原先的低保1.5倍扩大至2倍;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市参保群众的医保待遇普遍得到提升。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用心用情办好利民之事

在杭州,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要实现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

坐落在余杭区的满满托育园,小朋友的欢声笑语阵阵传出。这所“家门口”的、老百姓托得起的普惠型托育中心,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让幸福阳光照进托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在拱墅区德胜社区内的“康养联合体”阳光老人家,深受老年人欢迎。每天,这里都有专业养老护理员为10余名老人开展肢体功能训练、认知康复训练等个性化养老服务,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家门口安心养老。

位于钱塘区白杨街道的邻里社区,正向新时代技术工人未来社区迈进。20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体里配备了成长驿站、共享厨房、梦想剧场、美食广场等设施,让居住在此的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可以“一站式”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杭州将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需求,着力提升每一位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在率先推进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到2022年底,实现每千人托位数达到3.5个,每千名婴幼儿拥有1家成长驿站;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43人;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4人,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9个、“杭州市老年友好型社区”50个;加大公共租赁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4万套(间)。

记者手记

让共同富裕真实可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座城市的发展指数,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数据,还体现在每位市民的幸福指数中。

幸福是什么?在杭州,幸福是初创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的一笔项目资助,是在工作岗位上收获劳动报酬、实现人生价值;幸福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幸福还是家门口的托育中心、养老机构、健身场地……解决一件件老百姓“愁难急盼”的关键小事,成为杭州奔竞共富路上的一个个鲜明的标记。

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杭州坚定不移回应民生需求、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杭州将沿着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脉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生活更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傅凌波 通讯员 童铁江 吴许婷 发改宣   编辑:郑海云
劳有所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杭州奋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