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配合有效的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有效手段。现阶段,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目前,新冠疫苗接种主要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部分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前,可通过“浙里办”平台预约。
如何进行线上预约操作?如何帮家人预约?如何查询接种门诊?一起来了解。
如何预约新冠疫苗
(一)成人本人接种预约
打开支付宝或“浙里办”App搜索“预防接种”,进入预防接种“成人疫苗”页面。如果还没建档,需要先进入“成人建档”页面,填写本人基本信息,之后,在预防接种成人疫苗页面选择“新冠疫苗”,点击相应疫苗后即可查询到门诊供苗情况。如果所在地区未放号,可切换到其他地区看看。点击“立即预约”,选择接种者、接种日期和接种时间段,预约成功后,在相应时间段带身份证前往门诊,或在接种前先电话咨询。
(二)帮家人(成人)预约
首先需要将家人添加到你的“接种者管理”中。如果家人已经在“浙里办”预防接种模块建过档,那么只需要在预防接种页面点击“我的”,在接种者管理中添加成人;或者在预防接种“成人疫苗”页面直接点击“成人建档”,在跳出页面选择“已建档、去绑定”,即可按身份证添加成人。
成功将家人添加到你的“接种者管理”中后,即可按正常流程预约疫苗,前期操作和成人本人接种预约一致,只需在点击“立即预约”后的选择“接种者”,将“接种者”选为“家人”即可。
如果家人还未在“浙里办”建过档,那么需要先帮着建档,同样是在预防接种“成人疫苗”页面点击“成人建档”,选择“去建档”,关闭“为本人建档”选项,即可在相应栏目输入家人信息,点击“下一步”建档完成后,家人就自动添加到您的“接种者管理”中,后续线上预约流程如上。
【温馨提醒】近期,各地相继开展吸入式疫苗接种,老年朋友可选择这种不用打针的方式完成接种。疾控部门表示,现阶段已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北京生物、长春生物、成都生物、上海生物、北京科兴和大连科兴等)或1剂次康希诺生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肌注剂型)满3个月的人群,可接种1剂次吸入式新冠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不过,吸入式新冠疫苗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
如何在家检测抗原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疫情形势的动态变化,加之冬春季节流感高发,若聚集扎堆做核酸检测,则有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指数。为此,疾控部门提醒市民做好健康防护,非必要不核酸,提倡在家自行抗原检测。
目前,杭州新冠抗原试剂检测服务平台“杭抗原”已经正式上线,市民在家就能完成检测,上传结果。如何测?如何传?下面的攻略请收好。
第一步,先清理鼻腔,并清洁双手。第二步,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鼻拭子的自采样。第三步,小心地将拭子头浸入提取管中。第四步,在检测卡的加样孔中加入4滴提取管液体;第五步,按要求时间等候,读结果,仅C区一条红色条带为阴性结果;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为阳性结果;C区未出现红色条带需重新测试。第六步,妥善清理废弃物并清洗双手。
市民完成自测后,可以在支付宝搜索“杭抗原”小程序,按步骤进行自测上报。
点击“新冠抗原检测”,确认信息:申报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填写信息:所在街道、详细地址。然后上传抗原检测结果,选择抗原检测状态(阴性、阳性、无效),拍照上传抗原检测结果图片,并仔细阅读勾选底部内容后,点击提交。
抗原检测结果将和核酸检测结果一并在支付宝健康码中显示。
抗原自测结果也可以由家人代办,点击“新冠抗原检测(家人代办)”板块,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
点击“结果查询”板块,可以验证抗原检测结果是否上传成功。点击底部“身份证查询”,输入代办人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即可验证代办人抗原检测结果是否上传。
如何进行网上问诊
出现了发热、咳嗽、全身无力怎么办?家里没有备用药物怎么办?为降低到医院就诊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新冠咨询或问诊。目前,我省已优先将治疗发热、咳嗽等医药费用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12种慢性病治疗费用纳入“互联网+医保”直接结算。
如何进行互联网诊疗?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并关注省内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底部菜单进入互联网医院,按需选择“新冠通道”进行问诊。
以浙大邵逸夫医院为例,在支付宝上搜索“浙大邵逸夫医院”,找到“互联网医院”,按需选择“新冠通道”或“在线复诊”,按提示信息操作医师开方后选“互联网+医保支付”,就完成了医保线上配药支付。
如果确需到医院就诊,如何查询发热门诊?打开“浙里办”App首页,在“特色专题”板块点击进入“浙里防疫”专区,即可查询全省各地发热门诊,还可导航前往。
或者打开“支付宝”App首页,在常用图标中找到“医疗健康”,点击“发热门诊”,也能进入全省发热门诊查询页面。
目前,在杭省级医院以及杭州市部分医疗机构已率先开通发热门诊当前叫号情况和候诊人数显示,为居民就近选择较为空闲的医院提供参考。
(部分内容据“健康浙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