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发挥数字消费促民生强产业稳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29 11:05:55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消费是面向数字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活动,具有用户基础扎实、创新创造活跃、辐射范围广泛等显著优势,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需要产生关键影响,对强化产业融合、稳固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以来,我国数字消费发展向好向优,在促民生、强产业、稳经济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呈现以下五方面特点:

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一软一硬”双管齐下。在软规则方面,工信部等有关主管部门针对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互联网行业良性竞争等重点工作,出台多项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消费者体验优化力度均进一步加大。在硬手段方面,信息通信、文娱游戏、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对数字消费平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的监管效能,助推数字消费健康发展。

消费群体持续扩大,“一老一少”占比提升。《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亿,同比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庞大的网民群体不断激发数字消费需求潜力。在中高龄网民方面,截至2021年12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12月的26.3%提升至26.8%,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在低龄方面,截至2021年12月,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12月的16.6%提升至17.6%。高龄及低龄网民规模稳步增长,不同年龄段网民在消费行为、消费理念上具有圈层特点,为数字消费创新带来巨大活力。

疫情影响细分领域,“一新一旧”均获增长。在新兴应用方面,疫情之下在线办公、网上挂号问诊买药、随时随地出示健康码等已成为常态。《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办公、在线医疗、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2.98亿及9.21亿,同比分别增长1.23亿、8308万及7725万,增长幅度居前列。在传统应用方面,受疫情限制的外卖、出行等领域开始逐渐回暖。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5.44亿、4.53亿及3.97亿,同比增长1.25亿、8733万及5466万,其中,网上外卖成为用户规模增长量最大的应用类别。

消费方式多种多样,“一虚一实”引领热点。在虚拟内容消费方面,视频直播、游戏音乐等融合发展,推动网民时间支出进一步攀升。《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达9.75亿、7.29亿、7.03亿、5.54亿及5.02亿;其中,在奥运会等年度热点事件的助力下,短视频和体育直播用户规模分别达9.34亿和2.84亿,同比增长6080万和9381万。丰富的文娱内容推动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8.5个小时,同比提升2.3个小时。在实体硬件消费方面,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终端稳步发展,进一步拉动网民的资金支出。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1年12月,用户规模达3.55亿;2021年全年5G手机出货量为2.66亿,同比增长6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5.9%。

优质品牌快速成长,“一内一外”开拓市场。在国内,文化自信和品牌升级助力国产品牌网购消费热潮高涨。《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2亿,同比增长5968万,占网民整体的81.6%;其中,支持国货、网购国产品牌的用户占比为65.4%。在国外,随着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领域海外拓展的持续推进,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部分企业重要的营收渠道,也为优质产品及优质文化出海、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良好契机。

总体来看,去年以来,数字消费促进十亿多中国网民畅享数字世界的丰富与便利,推动数字产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宏观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升,为促民生、强产业、稳经济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也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作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 任张晓)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任张晓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