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向阳而生 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力量
发布时间:2022-04-27 09:45:15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兴起拓宽了服务贸易的边界”……在刚刚落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与会各方着眼于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与合作,探讨推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数字经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数字经济为经济复苏注入力量

在世界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经济复苏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数字经济凭借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能力,正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也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在疫情冲击下,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它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财新传媒总裁张立晖表示。在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看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机遇。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0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全球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3%。其中,亚洲是全球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2020年,亚洲数字经济同比增长5.2%,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亚洲经济的强劲反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1年亚洲经济体加权实际GDP增速为6.3%,较2020年上升7.6个百分点。

论坛期间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2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2年亚洲经济仍将处于恢复进程之中,但增长幅度或有所收敛。据IMF数据计算,预计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5.2%。

“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技术的进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副部长刘利华表示,当前,人类还没有走出疫情的阴霾,供应链冲击造成了通货膨胀、经济复苏乏力。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减小灾难及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传统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数字贸易规模快速扩大、重要性持续提升,为产业数字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运营带来巨大机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世界63%的服务贸易通过数字手段实现。

“数字化帮助我们打破距离和规模的瓶颈,也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贸易成本。”在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部长达米恩·奥康纳看来,数字经济给新西兰带来了新机遇。

《报告》指出,在疫情肆虐的第一年,跨境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的优势展露无遗。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兴起拓宽了服务贸易的边界,亚洲数字服务贸易保持稳健增长,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中的份额从2005年的16.6%攀升至25.5%。

数字经济发展能量将持续迸发

高通公司在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将达13万亿美元。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将达1.5万亿美元,同时还会带动1300万人口就业,规模和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数字经济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也将从中获得高质量发展的能量。”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表示。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重点也将发生变化。在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看来,前些年数字经济的发力方向、资本投向主要以个人消费者端为主,集中在商业模式的转型上。未来数字经济将更多向企业端发力,在工业互联网等方面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不应该只谈数字经济,还要跟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基于人工智能、5G、大数据构建万物可感知、万物可互联的智慧生态,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表示。

在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看来,以5G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将催生更多的新技术和商业形态。

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数据的有序流动?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数据治理成为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数据安全和有序流动成为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报告》指出,2020年至2021年,新加坡、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等升级或通过了数据和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也正在优化其数据保护框架。

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看来,数据的跨境流动需要考虑许多国家对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贸易的顾虑。“数字经济时代,充分利用数据的前提是满足数据安全法的各项要求,对数据的使用必须合法合规。”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表示。

此外,弥合数字鸿沟,使数字经济让所有人受益也是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随着全球数字化趋势的加速,数字鸿沟也暴露出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弥合数字鸿沟成为接下来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秘书长小口一彦表示。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