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米袋子”“菜篮子”保供和农民“钱袋子”增收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2-08-27 12:50:11 Sat   

关于我市“米袋子”“菜篮子”保供和农民“钱袋子”增收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书面)

(2022年8月29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今年4月以来,市人大农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戚哮虎的带领下,在28位市人大代表、8位咨询专家的参与下,以做好全国人大和省人大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的迎检工作、对去年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审议意见回头看等工作为抓手,先后赴西湖、萧山、余杭、临平、钱塘、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等10个区、县(市),深入到径山、大同、汾口等10多个乡镇(街道),横一村、新一村、同一村等10多个村,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分析研讨,深入了解我市“米袋子”“菜篮子”保供和农民的“钱袋子”增收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深刻影响,做好“三农”工作的稳进提质尤为重要。各级各地把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和农民“钱袋子”工作,作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压实工作责任,全力稳生产、保供给、兜底线,总体上保持良好态势。

1.“米袋子”较为充实。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管理“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的要求,2021年我市全面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播种面积137.08万亩,比上年增长0.6%,超目标任务0.4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0.60亿斤,比上年增长4.2%,超年度考核目标任务0.21亿斤。今年春耕备耕,小麦播种面积26.99万亩,比上年增加8.24万亩;油菜种植面积36.3万亩,产量1.23亿斤,春粮油菜面积双增。二是粮食储备相对充分。目前我市粮食储备76.95万吨(其中市本级39.18万吨),食用油4740吨(其中市本级3650吨),可保供全市居民6个月;市本级及各区县市都建立了能够满足5到15天的成品粮应急储备,全市成品粮储备规模达到5.87万吨(其中市本级3.255万吨)。三是储粮保障有所加强。2021年我市提高市本级社会周转粮储存财政资助标准,每吨每年资助标准由100元提高到200元,充分调动了企业和经营大户存储社会周转粮的积极性,周转粮储备达1.65万吨。

2.“菜篮子”保持稳定。一是蔬菜生产稳中有升。据业务调度,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76.1 万亩,同比增2.0%,产量174.5万吨,同比增2.5%。今年上半年雨水充沛,蔬菜长势普遍较好,产量较往年要高,品种也较为丰富。二是畜禽养殖生产稳定。据业务统计,截至6月底我市生猪存栏95.87万头,同比增46.42%,能繁母猪存栏9.91万头,同比增41.59%。上半年生猪累计出栏64.3万头,同比增长29%。上半年生猪价格基本呈V型大幅波动,平均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效益较差。三是水产养殖量减价增。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57859吨,同比下降22.05%,其中:淡水捕捞产量4118吨、同比下降9.30%;淡水养殖产量53741吨、同比下降7.31%;远洋渔业产量同比下降100%。水产品价格同比略有上涨,平均同比涨幅1.92%。质量安全稳定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3.“钱袋子”稳步增加。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21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2元,增长10.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5,连续11年缩小。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了20131元,增长14%,超过农民收入增幅3.6个百分点。二是村级集体经济基本实现“5030”。截止2021年底,全市2380个村经济合作社总收入172.6亿元,社均725.3万元;经营性收入128.2亿元,社均538.6万元。1919个行政村总收入60.4亿元,村均314.7万元,经营性收入39亿元,村均203.2万元。其中1767个行政村达到“5030”目标,占行政村总数的92%。

二、存在问题

受到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农业生产突出问题双重叠加影响,“米袋子”“菜篮子”保供和农民“钱袋子”增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有:

1.“米袋子”保障方面。一是“双非”整治后续工作有待加强。调研中发现,我市个别地方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清表后,基础设施建设未及时跟进,通过耕地功能恢复而新造的耕地与优质农田的产能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山区,改造出来的农田小块而且分散,宜机化能力低。二是种粮比较效益不高。调研中有种粮大户反映,当前因为农资、人工成本和柴油等涨价过快,再加上粮食收购价一直处在低位,拉低种粮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积极性。当前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土地流转费用增加,粮食生产利润主要依赖政府的补贴、奖励,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标准与上涨的生产成本相比还不够高。全市粮食规模化经营面积占比46.91%,规模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整体技术水平偏弱。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小规模、分散种植的粮农受教育程度低、老龄化现象普遍。农技力量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乡镇农技人员往往身兼多职,难以潜心开展农技指导与推广服务工作。数字化、机械化服务覆盖面和应用率不高。对良种选育、技术推广等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良种生产标准不高。种子企业、粮食企业、粮农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存在着粮农找不到好的良种、好粮卖不出好价的情形。

2.“菜篮子”保供方面。一是产能恢复稳定性有待提升。调研中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氮磷钾肥价格、人工成本和柴油价格明显上涨,春节后猪饲料价格持续走高,同比上涨10%以上。基地和生产稳定性不够,规模蔬菜基地流转土地不稳,一般为“价高者得”。随着耕地功能恢复等工作推进,高产的池塘养殖面积大幅缩减。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处于亏损状态,后期生产波动大。二是“菜篮子”运输渠道通畅度有待提升。调研中有企业发现,遇到阶段性局部疫情等特殊情况,车辆、人员流动受控,有些通道出口,外地产品即使走绿色通道仍然需要排长队等候验码。同时农村地区管理较城市更为严格,给中小菜农运菜进城带来了诸多不便,给保供稳价带来压力。同时,外地劳动力进不来、不愿来,对农忙时的生产有一定影响。三是“菜篮子”市场管理有待加强。调研中发现,农贸市场的日常防控需高度关注,农贸市场日常管理需持续加强。同时,当前我市冷链运输、仓储综合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是财政投入有待增加。我市对农业科研、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持续投入有待提高,如市农科院没有稳定支持的市本级专项资金,8000多万的仪器设备中有85%以上购置于2013年之前,实验科研平台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己有近10年没有更新,直接影响种子种苗的研发培育。

    3.“钱袋子”增收方面。一是产业基础还不够稳固。调研中发现,有些村集体经济发展虽然已经达到“5030”甚至“8050”目标,但部分地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办法不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特别是那些主要靠物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的村,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较大。二是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调研中有代表反映,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面临“不是生产基地,保供政策够不上;不属重点行业,惠企政策够不着”的发展困境,部分业主收缩规模,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机会减少。三是低收入农户增收困难。调研中发现,今年年初疫情恰逢恢复生产、准备春耕备耕,一些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低收入农户增收压力持续增大。

三、意见建议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全力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这些部署和要求,为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保供和农民的“钱袋子”增收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结合贯彻省党代会精神,针对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坚持严格守法、创新驱动,确保“米袋子”保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对粮食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组织有力、责任到位。一是严格耕地保护,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按照‘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理存量、严格治理抛荒’的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摸清“非粮化”区块、抛荒地和补划空间底数,精准落实到地块。强化政策扶持,分类型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持续深化农田质量和水利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地提标改造,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科学实施绿色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农药、花肥减量保障土壤安全。二是坚持综合施策,形成粮食生产合力。按照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中的要求,创新粮食经营方式,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以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粮食政策性保险。进一步优化粮食扶持政策,提升规模种粮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及时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三是实施“双强”行动,引领粮食增产增收。要坚持科技强农,开展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对示范区和攻关田给予奖励。做实技术服务,进一步落实水稻主导品种和水稻旱育秧、水稻机插等技术推广。要做优数字化服务,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投入力度,提升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优化数字服务平台,打通小农户与农机手间的信息渠道。

2.坚持提高产能、优化管理,确保“菜篮子”供给有序。

一是压实责任。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印发的《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指南》以及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有预见性地启动市级叶菜应急生产基地。以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为抓手给予保费补贴,做好应急准备。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本地蔬菜产销动态,指导各区、县(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蔬菜生产应急保供方案,提前做好分析研判。二是稳住生产。要落实分级分类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农业生产有序开展,让农民下得去地、农资进得了田、农货出得了村。对农产品的主产区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上市茬口,依靠数字平台,实现产销信息共享,推动产区与销区建立相对稳定的对接关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建设,在萧山、余杭、临平、钱塘等地积极发展速生菜、芽苗菜生产。三是畅通运输。全市各地要严格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做好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用好数字管理平台,统筹调配运力,不断提升运输效率,防疫检查点设置和管理要科学合理,不得层层加码限制运输。要按照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范围的要求,优先核发车辆通行证,实现快申快办、跨地互认。四是优化市场。因疫情防控需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等需关停的,在周边要及时启用临时交易场所,满足“菜篮子”产品交易需求。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创新销售方式、配送方式,科学设立自提点、无接触配送点等,允许运输车辆、配送人员按规定开展运输配送,确保人手充足。灵活采取集中配送、统一配送等方式,保障终端配送服务质量和效率。五是加大投入。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增加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种子种业、农业科技研发仪器设备、平台创新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重点项目,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3.坚持产业引领、多种经营,确保农民“钱袋子”持续增长。一是要兴产业。突出农村产业稳产保供功能,在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外,持续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良好基础,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小城镇为时空节点,大力发展小城镇地域周边的富民产业,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商流物流条件,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存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工作,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二是要稳就业。要稳住现有岗位,推进农村企业在做好防疫条件下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提升就近吸纳能力。要做好转岗服务,对因疫停工、滞留和暂时失业人员要及时安置,如原来的农村旅游业服务人员可以就近转电商、转物流,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提供培训,拓展岗位供给。三是要促创业。要充分调动返乡创业农民工、农创客的创业积极性,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的时限,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特别是在土地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定期组织乡村人才集中培训,给予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辅导,提高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业态。四是要兜底线。要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有劳动能力但无业可就的低收入人员,签订就业合同协议,并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人身安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就业中更加主动作为、积极担当,提升本领、增加收入,平衡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实现人人肯做事、会做事、做实事。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  作者:  编辑:范宇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