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遗迹①(临安区)
宋韵迹忆     


洞霄宫遗迹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洞霄宫村宫里自然村,部分跨余杭区。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始建宫坛于大涤洞前,以作祈福之所。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敕本山道士潘先生于其地建天柱观,中宗朝赐观庄一所,塑天尊、真人、龙虎二君;乾宁二年(895年),钱镠与道士闾丘方远相度地势,进行重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天柱观为洞霄宫;天圣四年(1026年),诏道院详定天下名山洞府共20处,洞霄宫大涤洞为第五,后毁于兵火;宋高宗南渡,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重建,至时洞霄宫规模宏大,达到鼎盛,曾作为皇帝行宫,南宋孝宗、宁宗、理宗、度宗先后驻跸。规模大体为:“宫门之外,有汉武帝宫坛,许远游升天坛,虚皇坛,有祠山大帝祠,有叶天师(法善)讲堂,闾丘先生玄同草堂。门之内,有寿星堂。有三清殿、璇玑殿、佑圣殿,有龙王祠、福地真官祠、钱武肃王祠,有昊天阁、有郭真君祠、朱法师、闾丘先生祠,有讲演堂,有上清、精思、南陵三道院。”元至正年间(1341-1370)兵毁,明洪武初年重建。清乾隆辛未年(1751年)后,殿宇渐圮废,至民国中期,仅存遗址。

会仙桥

元同桥

现遗址内尚存会仙桥、元同桥、大涤洞,尚可辨原放生池和大殿、三贤祠等建筑遗迹,断壁残垣间散落部分碑石。

元同桥建于南宋淳熙甲辰年(1184年),南北向横跨宫里溪,为单孔石拱桥。长6.55米,净跨1.8米,矢高0.8米,桥面宽2.7米,略呈拱弧形,分三段,每段由七块长条石板拼联而成。两侧设石栏板及四对望柱,栏板内侧呈凹槽状,凹槽正中阴刻桥名及修建年月,栏板两端设抱鼓石,雕刻“回”字纹。桥墩用不规则块石叠砌而成。

会仙桥南北向横跨宫里溪,与元同桥同为通往洞霄宫的必经之地。三孔石梁桥,长6米,矢高2米,中孔净跨2米,桥面略呈弧状,宽2.5米,分两段,用四根、五根长条石拼合而成,东侧长石条阴刻桥名及建造年月,具体建桥时间字迹已漫漶不清。桥墩用四根方形石柱和石梁构筑。

洞霄宫遗迹现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