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村村口文化景观(建德市)
宋韵迹忆     

石泉村村口文化景观位于杭州市建德市石泉村西面,占地约1700平方米,由水口庙、古村墙及村墙上5棵古樟(均为建德市古树名木,原为7棵)组成。

石泉村古称石涵渊,位于寿昌镇东北七公里处,三面环山。该村相传建于隋朝。一走进这个古老的村庄,就有一道奇特的风景:一条长满青藤的石墙连着两边的山丘。石墙其实更像一条防洪的堤坝,宽约两米,长约300米,石墙旁长着一排共5棵百年古樟树。城头沿溪建一座庙(当地人称水口庙),形成左寺庙右村墙的防御体系。庙与城墙之间有凉亭一座,又称城头凉亭,战时可防御外敌,平时则可供路人休息之用。穿亭而过,可见左侧为一座单孔石拱桥,占地13平方米,桥长3.7米,宽3.5米,高3米,矢高2.5米,净跨3米;右侧为20世纪70年代所造的茶厂,占地342平方米,夯土墙。

现在村中的人以叶姓为多,据叶姓的长者介绍,他们家族居住在石泉村仅800余年,并非最早的居民。从他们那里可听到有关石泉村的故事。

相传隋末,群雄逐鹿,兵荒马乱,有李姓和夏姓两族人逃难至此,建起了小村庄。到了唐朝,天下太平,两族也兴旺了起来 。那时候李家财远亨通,生活富裕;但是夏家人才颇多,连出了七个进士,难免趾高气扬。古时候士农工商,做官地位最高,李家人非常嫉妒,怨恨越来越深,暗暗找风水先生来破解。风水先生看了之后说,夏家立屋之处,是个母猪之腹,孕育人才。若要破解,须破母猪之腹,让其灵气尽泻。

于是李家人就以防护为名,建起了一座城墙,以护村子。李家人开始说建在外面,连夏家一起围进,夏家自然不肯。于是李家就理直气壮地把围墙建在了村中间,把两家分开,只围李家一族的房屋。但这正是李家事先设计好的,因为此城墙就像一把尖刀,直插夏家家园的腹部。自此以后,夏家再也没有出人才,而在当官的也接连犯事,夏家从此败落。但李家也并没有好起来,田地遭灾,生意亏本,都说是损了阴德,遭了报应,现在他们的后人都不知所踪。现在城墙外还留有夏园这样的地名,但只是一片菜地而已。

如此好的地方自然不会断了人烟,于是在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方腊起义,为避战乱,叶家一支在时年36岁的叶广文带领下由更楼胡岑畈村迁居于此,而另一支则迁往大慈岩镇新叶村定居。新叶村幅员辽阔,良田众多,叶氏家族也因此兴旺起来,成为有名的古村落和大村。而石泉村因田地少,不利发展,因此又有部分族人分散到建德各地,但每年都有许多后人来祠堂祭祀。

石泉村村口文化景观由古村墙、古樟树、古庙、古桥、古凉亭和茶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村口景观体系,对研究石泉村村史和叶氏家族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石泉村村口文化景观现为建德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