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宋韵迹忆”主题宣传年,为了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富阳博物馆将每周特别推出富春“宋韵迹忆”为主题的宣传专栏,每期带大家走进一处遗迹点,一起探寻宋韵之旅。现在,跟着小编一起走进第四处——胡鼻山道。
寻宋丨胡鼻山道
富春大岭山图
大岭山位于富阳城东五里,因其山形似鹤,故又称鹤岭。在很早的时候,“鹤岭晴云”就已经是春江八景之一。光绪《富阳县志》中说:“鹤岭晴云,每当旭日初升,云影岚光,掩映如画。”
这里是古代富阳县城东门的天然屏障,也是从富阳沿江通往杭州的必经之路。岭上有三五支小山脉向南蜿曲而下,最东的一支,上细下大而高突,像一个大鼻子,所以大岭山又叫胡鼻山,或名湖鼻山、吴鼻山。
据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所修的《富春志》记载,“胡鼻山在县东五里,山势峭峻,下瞰大江,路狭而险,行者患之”。由于胡鼻山地势险要难走,所以南宋以降,历代县令都相继修葺,以修路为己任,造福百姓。
南宋乾道年间,富阳知县陆楠因邑士谢安赜之请,与县尉钱孜帅一起开胡鼻山路,并作石栏以护之。
不仅如此,谢安赜还在富春江上设置了四只渡船,开通了三条山岭,便利了当时的水陆交通。在大岭山上,曾有一块摩崖石刻,记录了此事,可惜如今已不可寻了。
“谢安赜务兴利,放四渡于春江,辟三岭于胡鼻,水陆得此无虞,聊刻此以为记。”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程珌任富阳县令,当时湖鼻山道损毁,“岁久柱折栏坏,守僧不存,行者惴然”。于是,程珌又筹资重修,并在江边以石为栏,行人称便。
程珌字怀古,休宁人,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绍定元年(1228年),出知建宁府,寻除福建路招捕使节制军马。三年,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淳祐二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他在富阳任上时间并不长,却做了很多好事情。除了修胡鼻山道外,他还主持修了通济桥,也就是现在的恩波桥。恩波桥这个名字就是他给取的。据说程县令还是文武双全,祖传的一套“小九天拳”,技艺精通。他亲率弓手寨兵击寇捕盗、剿匪治乱,保护了一方平安,为百姓所称善。
嘉定十年(1217年),富阳县令鲁治凤又增立石柱一百七十根,翼以栏楯,复修其旧相。
淳祐八年(1248年),富阳县令陈梦炎因祷雨立麻源真君祠于山巅,拨延寿院旧额改为惠山延寿寺。
今天,在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绘的《富春大岭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胡鼻山道的真面目。
穿越千年,在陆游泛舟的富春江上,在苏东坡策马的新城道中,去探访宋代文人在不经意间遗落下的蛛丝马迹,去挖掘和分享隐藏在草木与岩石之间的历史和故事,去寻找富阳最深处的那一抹风情,去发现富阳最美的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