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传宋韵丨南宋帝后写的教科书——南宋太学石经⑨《中庸》
宋韵迹忆     

《南宋太学石经》是杭州孔庙碑林的镇馆瑰宝,为宋高宗赵构和皇后吴氏手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的“四书”和“五经”,相当于当时的官方标准教材。它是我国唯一留存至今的皇帝御书太学石经,在碑刻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为展示宋代碑刻艺术,弘扬宋韵文化,特推出《南宋帝后写的教科书——南宋太学石经》系列,让我们一睹瑰宝风采。

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南宋太学石经》中刻有《中庸》的一块碑石。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等。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

《中庸》

南宋石经《中庸》共有两石,第一石现已佚失,此为第二石。碑石文字比较清晰,碑文起于第十五章,止于第二十三章;文字始于“必自迩”,终于“无声无臭至矣”。原文并无标点,今根据碑文排列章法,参照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国轩译注的《大学中庸》予以标点。

《中庸》部分文字

碑文内容节选

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 ,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编辑:吴阳杰
首页
上一级